制片人張翔分享了臺前幕后的創作故事,“懷著對毛主席的無限敬意,我們用心制作了這部作品,將鏡頭聚焦在了毛主席鮮為人知的游學歷史,詮釋了此前大銀幕上未出現的青年毛澤東形象。”他表示通過細致的人物塑造,把百年前革命先輩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青年形象更加鮮活立體的展現出來。 “‘綠楊枝上鳥聲聲,春到也,春去也?’,影片中名宿夏默庵出了一幅上聯,毛主席對的下聯是?”在隨后的驚喜提問環節,編劇李濤聚焦電影內容拋出一個個問題,巧妙地引導觀眾參與。主創團隊還帶來了貫穿全片的核心道具作為獎品,一把“打開能遮風擋雨,收攏能指點江山”的油紙傘,進一步點燃了現場觀眾互動熱情。 思想的靈魂歷經時代的風雨,更臻醇厚。垂范的精神穿越歷史的云煙,日久彌新。眾多影迷觀影后紛紛表示,《出發》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它不僅僅是一部歷史題材的作品,更是一份寶貴的人生啟示錄。 “毛主席的一生如同一曲壯麗的交響,不同的時代對于偉人有不同的解讀,但不變的,是恒久流傳的旋律和始終如一的信仰。”80歲的王爺爺是名老黨員,觀影過程中數次落淚,“透過電影,我們能切實感受到毛主席對于人民真切的關心,他憂民所憂,樂民所樂,以寬廣的胸懷將人民放在心上,而這也讓人民群眾用實際行動衷心地愛戴他。” “本次電影《出發》千人超前點映活動,老年朋友們展現出了極高的熱情。”瀟湘國際影城老戲骨俱樂部長沙負責人任珈誼表示,許多老年影迷都是聽著毛主席的故事、看著瀟影集團的紅色電影成長。“未來,我們將繼續策劃更多精彩紛呈的觀影活動,讓他們在享受電影藝術的同時,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 電影《出發》由瀟湘電影集團、中國美術學院、湖南當燃影業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