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與“水”息息相關,先民海河崇拜、老子的上善若水、莊子的秋水時至、孔子的智者樂水、管仲的水是萬物之本原、荀子的水能載舟......華夏先賢們留下了無數關于“水”的萬千瑰麗。自古以來,郴地便是“山清水綠,淑氣盤桓”,郴州最不缺的就是水。因此,由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廣播電視臺)承辦的《第二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開幕式暨文化旅游推介會》與水也息息相關。
本次開幕式將構建一張郴州的巨幅山水畫卷,用自由無形的水與大千藝術進行共繪。在湖南衛視大型活動中心的創意打造下,實現極具中國寫意感的美學表達,展現郴州生態自然之美,山水意境之絕。
“水畫卷”舞臺開卷
本次開幕式舞美依據湖南郴州的山水美景為基底,提煉出“畫卷”這一中式意象。在翠江畔的飛天山演藝中心,導演組與施工團隊花費了近2月的時間,重新清理場地、搭建地基、建構舞臺,以群山為底,靜水悠悠,打造了一張以天為幕,以水為臺的獨特“水畫卷”。夜色之中,不僅畫卷熠熠生輝,四周的實景山水更進行了特別的光影設計,抬眼望去山巒青翠欲滴、翠江更是落下一片斑斕光影。

為了加強視覺藝術的全景呈現,此次舞美設計更獨具匠心。增設12面可移動的環形冰屏為舞臺形象增添動勢,在舞臺四周還設有兩大水區——如月牙形的淺水區與深達3米的深水區,其中又穿插著弧形棧道與軌道,由此實現了人在水上走,船在水中游的奇幻之景。流水殤殤,水花澎湃。在整體舞美空間的前端和后沿,還分別配備近150個噴泉裝置與環舞臺霧森系統,如同詩人的墨跡,點綴著這幅山水畫卷,配合節目內容進行特別表演,更顯景致似幻、氣勢磅礴。
整體舞臺還暗藏各種巧思設計,打造了一個動線流暢、可承載巨幅畫面、集燈光水秀和演藝空間于一體的大型戶外綜合型舞臺。

“水形態”文藝表達
“踏水而歌、溯水而吟、凌水而舞、擊水而奏、臨水而戀、匯水而慶……”水,以千變萬化的形態,貫穿整場節目,增添了生機勃勃的光彩。
水可以成為一種樂器。民歌界有“北有蘭花花,南有伴嫁歌”之說,開幕式將水樂與郴州的嘉禾伴嫁歌全新結合,讓西方的鋼琴,遇見東方的水樂與竹笛,奏響山水與器樂共鳴的歡快樂章;水可以成為一頁書卷。無數文人墨客們對郴州風景贊不絕口,徐霞客、周敦頤、韓愈、秦觀等詩人,都曾在此留下佳作,一句句傳世詩詞也將會在翠江之中緩緩顯露,讓流水有“意”,歷史如歌;水可以成為一片光影。在現場還將復刻郴州美景名場面,漁夫乘著一葉扁舟而來,撒下漁網,喚醒整個舞臺,舞者們化為水滴精靈踏水而舞,顆顆發光水珠從斗笠上垂下,倒映在水中營造“滿船清夢壓星河”的唯美意境。
開幕式以“水”為紐帶,讓水在每個節目中有形、有聲、有動、有意。以流動的生機與浪漫的表達,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之舞。

“水文化”郴州閃耀
悠悠郴水浸潤了自然的壯麗,也孕育了獨屬于郴州的文化與精神。水光山色與人親,笑迎天下賓朋來。郴州和粵港澳大灣區一衣帶水,是中部地區對接大灣區的“橋頭堡”,也是被譽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后花園”。現場也將邀請大灣區嘉賓張柏芝、張衛健唱響粵語金曲,帶領全場觀眾歡樂跟唱,展現郴州與粵港澳大灣區水水相連、情誼綿綿。
家喻戶曉的魚水溫情故事“半條被子”也將被全新演繹。這次,以跨時空守望為主題,看見一位老人跨越半個世紀的等待,感受一份永遠相連、至暖至真的深厚情誼。感悟這片紅色熱土綻放的幸福花朵。
郴州,一座因水而靈動,因文化而深邃的城市。在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每一滴水,都彰顯著開放包容、求實創新的郴州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