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政協要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協商和民主監督力度。”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新時代人民政協履職指明了方向,也對人民政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9月4日上午,根據省市政協“委員工作室開展改善生態環境專項民主監督”工作要求,馬欄山政協委員工作室積極響應號召,聯合湖南省新聞出版界別委員工作室、開福區同心委員工作室、長沙縣湘潤社區委員工作室,省、市、區三級政協委員工作室聯動開展“臨山撇洪渠”雨污分流情況專項督查。

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陳剛,副主席、黨組成員劉金文,黨組成員、秘書長駱正平,開福區委書記羅玉環,開福區政協主席、黨組書記蔡冰,副主席、黨組副書記焦燦,長沙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王國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毛葵,湖南省新聞出版界別委員工作室召集人余小海,馬欄山政協委員工作室召集人劉岳、易鷹、李坤,駐室委員郭子菁,開福區同心委員工作室召集人戴小鋒參加調研。市生態環境局副書記、副局長李中秋,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袁國棋,排水處副處長劉嵐,市財政局三級調研員王琪,經建處副處長丁晨,市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浩,野保處處長戴敏,以及月湖、湘龍街道黨工委專職副書記、政協聯絡員,區縣住建、政協農資環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分別參加有關調研。陳剛主席首先帶隊抵達金色溪泉灣小區旁的“臨山撇洪渠”開福段,詳細了解了“臨山撇洪渠”雨污分流整治基本情況,包括改造點位現狀、整改前后對比、整治方案和項目鋪排等,并就本批次省環保督察典型問題整改落實和案件辦理工作,聽取相關屬地政府與職能部門情況介紹。

“臨山撇洪渠”始于長沙縣境內,流經長沙縣、開福區,最終匯入瀏陽河。該渠道規劃定位為區域雨水泄洪通道,主渠長約5.03公里。開福段雨污分流整治項目目前由開福區住建局牽頭,由開福區市政中心、開福區公建中心共同承擔具體建設任務。自2022年實施以來,開福區臨山撇洪渠清淤及檢測項目已基本施工完成,余下掃尾整治工作;臨山撇洪渠雨污分流整治前期研究工作已完成,其余正在抓緊推進。陳剛主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各級政協要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協商和民主監督力度”,讓我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干勁。“臨山撇洪渠”開福段位于瀏陽河入河口,雨污分流整治工程意義重大,是造福民生的實事,也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大事。政協委員要積極通過省、市、區三級政協委員工作室聯動的民主監督模式,運用社情民意、提案辦理、民主協商等手段,豐富履職方法,書寫生態環境保護的“政協答卷”。針對該項目工程在馬欄山片區實施時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陳剛主席表示,馬欄山政協委員工作室要“從腳下做起”,聯動走訪、摸清情況、開展調研,凝聚各參與單位力量,做實工作、雙向賦能。


隨后,陳剛主席帶隊前往金源府、芒果馬欄山廣場考察馬欄山百年古樟的救治修護情況。活動結束后,市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劉金文,開福區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焦燦會同開福區政協、馬欄山政協委員工作室等單位的相關負責人“趁熱打鐵”,在馬欄山政協委員工作室進行初步對接。大家邊談邊思考,圍繞推進“臨山撇洪渠”雨污分流整治項目建言獻策,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