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芒果TV出品聚焦匠人之心的紀錄片《雕琢歲月》圓滿收官。節目鏡頭對準中國匠人的“守”藝生活,表現“小人物”的大成就,以最東方的手工藝、審美和處世哲學,深刻挖掘手藝人和作品充滿溫情的故事,展現東方獨有的文化韻味。

“守藝人”傳承并創新古法技藝,堅守匠人之心
《雕琢歲月》拜訪了榫卯斗拱積木制作人劉文輝、麥積山石窟文物修復師李瑞祥、華州皮影雕刻傳承人薛宏權、“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省級傳承人陳利、鑄甲師溫陳華以及青年折紙藝術家劉通。覆蓋了榫卯斗拱技藝、石窟修復、皮影雕刻等諸多“老式”工藝和技法,將傳統的匠人“匠心”演繹出了現代情懷。
《千年瓷都的“魔法師”》中,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陳利,在傳承與守護父親陳揚龍的“薄施淡染”技法的同時,大膽嘗試將漸變的手法融入“薄施淡染” 技法,讓色彩的表現更加豐富,也令瓶身的花卉顯得更加靈動。而《光影交錯的皮影人生》則將薛宏權如何把傳統皮影技藝與流行文化相融合記錄下來,他排練的現代化皮影劇《長至歸》人物立體、情緒細膩、角色鮮活。薛宏權一手“走刀鏤刻”的傳統技藝令人驚嘆,精細地拆分綴結也讓皮影呈現出更加靈動、貼近人體的效果。短短五年,薛宏權帶領團隊排演了《喜舞迎春》《老鼠偷油》等多部現代皮影劇,微博網友大福海王星說:“傳統技藝和現代流行的結合,融合的非常完美,也很創新。”

影片里中國傳統技藝的匠人們都以傳統為基石,結合現代思維,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這永不放棄勇于探索的獨特“匠心”,折射出一生只做一件事,并把它做到極致的匠人之魂,這也是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突破熒屏傳遞感染更多青年受眾。
致敬工匠精神, 多角度傳播助力紀錄片“出圈”
對于創作者而言,如何實現紀實作品的創新,是一道極為重要的命題。值得一提的是,《雕琢歲月》在鏡頭、解說、畫面、音樂等各個方面均有體現,表現出強烈的情感和創新意識。以女性串講解說統領全集影片,以“導游”姿態向觀眾親切介紹六位匠人的創作靈感和情感之源。不僅如此,節目“抓”人的點還在于剪輯和編排上十分用心。《麥積山上的文物修復師》一期中,剛還在介紹麥積山石窟泥塑們一個個充滿東方韻味的神秘微笑,畫面一轉主人公李瑞祥就掛著同樣的微笑出場了。用幽默詼諧的方式銜接了節目轉場,展現出李瑞祥作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樂觀、積極的工作態度。
從傳播角度上,截至6月1日,節目站內播放量超2200w,節目相關微博話題累計閱讀量超1.5億。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信息中心《視聽中國》官方抖音推薦,宣傳團隊聯動由文化和旅游部管理的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博》逐期推薦節目內容,撬動新華網、能量中國、公益時報、甘肅省博物館等超40家全國權威媒體、機構、政務、各地博物館矩陣號傾情推薦,累計覆蓋用戶數近1億!湖南省廣播電視局就內容發文點贊:節目以小切口、年輕態的創作方式,輕盈感、鮮活氣的節奏,講述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手藝人故事,帶領觀眾感受新時代“心無旁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貼合年輕受眾的觀看喜好,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




從內容呈現上,芒果TV的紀錄片一直通過多種探索與年輕觀眾建立心理和情感共鳴。而小體量投入的《雕琢歲月》則向眾人展示了芒果TV在“主旋律年輕態”表達上的決心和行動,迸發出更大的能量。
來源:芒果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