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記者林露) 記者今天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近日,國務院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2020年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推進計劃》(下稱《推進計劃》)。《推進計劃》提出了五大重點工作和100項具體措施,結合此前印發的《2020年地方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暨強國建設工作要點》,共同對全國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作出部署。
在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方面,《推進計劃》提出,改革完善知識產權政策,包括制定出臺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復制推廣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中的知識產權保護舉措;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推進業務服務、政務服務和信息服務“一網通辦”,深入推進“藍天”專項整治行動等。
在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方面,《推進計劃》要求,完善法律法規規章,配合做好專利法、著作權法修改,起草相關司法解釋;加強保護長效機制建設,優化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布局,深入推進“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強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加快出臺商標侵權判斷標準,健全知識產權行政執法保護業務指導體系,繼續開展各類專項行動;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工作,完善知識產權案件監督機制等。
在促進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方面,《推進計劃》明確,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效率,今年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壓減至16個月以內,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壓減至4個月;強化知識產權質量導向,形成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注冊、囤積行為的長效機制;加強知識產權綜合運用,出臺專利導航實施指南,開展商標、地理標志區域品牌培育行動;促進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加快重點城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等。
此外,《推進計劃》還就深化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加強頂層設計和組織實施等方面明確了具體措施。
附
2020年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推進計劃
一、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
(一)改革完善知識產權政策
1.制定出臺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高標準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打造服務業品牌機構。(知識產權局負責)
2.復制推廣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中的知識產權保護舉措,在8個改革試驗區推廣“建立跨區域的知識產權遠程訴訟平臺”“建立提供全方位證據服務的知識產權公證服務平臺”等改革。(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知識產權局、中央宣傳部按職責分別負責)
3.出臺《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教育部、知識產權局、科技部負責)
4.出臺《組織開展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建設工作的通知》。(知識產權局、教育部負責)
5.出臺《推進中央企業知識產權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資委、知識產權局負責)
6.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核算與發布機制。完善知識產權產品核算方法,完善知識產權產品統計制度。(統計局、知識產權局負責)
7.推進知識產權軍民融合試點工作,加快國防知識產權代理受理、轉移轉化、維權保護等軍民融合工作機制落地。建立知識產權雙向轉化工作機制。(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知識產權局負責)
8.出臺《加強新形勢下國防知識產權工作的意見》。(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知識產權局、財政部、國防科工局負責)
9.出臺《國防知識產權管理規定》《軍用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工作暫行規則》,制定《國防專利定密解密工作規程》《國防專利行政執法辦法》《國防專利代理管理辦法》。(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知識產權局、財政部、國防科工局、中央宣傳部負責)
10.建立國防科技工業重大科研項目知識產權評議和報告制度。(國防科工局、知識產權局負責)
11.持續深化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改革,推進《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修訂,強化企業名稱規范管理,對馳名商標、知名企業字號、中華老字號等商業標識加強保護。(市場監管總局負責)
12.出臺《中國科學院院屬單位知識產權管理辦法》。(中科院負責)
(二)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
13.研究啟動制定適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中央事權政策文件相關工作。(財政部、知識產權局負責)
14.落實《關于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配合開展國內營商環境評價。(知識產權局負責)
15.保障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有效運行,推進業務服務、政務服務和信息服務“一網通辦”。(知識產權局負責)
16.加強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主干網絡建設,新建30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和一批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推進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立項工作。推動知識產權基礎信息和資源平臺整合利用,促進基礎數據開放和共享,指導支持社會機構開展信息資源深度開發。(知識產權局、教育部負責)
17.深入推進“藍天”專項整治行動,打擊知識產權非法代理。(知識產權局負責)
18.清理著作權登記事項,提升便利化程度,優化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著作權登記信息公示查詢系統。(中央宣傳部負責)
19.規范對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和境外著作權認證機構的管理。(中央宣傳部負責)
20.嚴格實施認證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加大對知識產權認證的監管力度。(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管總局負責)
21.繼續推行進出口貨物知識產權狀況預確認制度,在處理出口貨物專利糾紛擔保放行過程中,允許第三方機構為收發貨人提供反擔保服務。(海關總署負責)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