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主辦的2017上海網絡視聽季暨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產業論壇在上海開幕。本屆論壇以“法道 行穩 致遠”為主題,聚集了全行業同仁,傾聽市場、共話發展大計的同時,也承載著價值引領、維護行業生態、推進產業升級的使命。
網絡視聽已成新常態,但仍需加強監管
論壇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首先點題。他解釋說,“道”是方向、是路徑,“法道”,就是要始終把握視聽新媒體發展的正確方向,堅守媒體的責任和追求,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為廣大網民服務;“穩”代表著穩健、蘊含著規范,“行穩”,就是要確保網絡視聽產業始終走在健康、規范、有序的發展道路上,共同建設網絡視聽良好生態;“遠”意味著長遠、寄托著未來,“致遠”,就是要努力推動網絡視聽行業朝著更高、更遠的目標持續健康發展,為網絡強國、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羅建輝用“規模更大,受眾更多,上下游產業鏈關聯度更加密切”來總結中國網絡視聽產業的新常態。據介紹,僅今年上半年,各網站在總局備案播出的網絡劇近400部、網絡電影4000余部、網絡動畫片568部、網絡紀錄片84部、網絡欄目近4600檔,在整體上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網絡視頻用戶數量已經超過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游戲,躍居首位。
行業監管仍需加強。據悉,總局正在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管理,今年上半年共處理了155部存在內容低俗等違規問題的網絡原創節目,其中,對125部嚴重違規節目作下線處理,對30部違規節目作下線重編處理。
自制內容投入加大,打造精品成共識
如今,一部網絡視聽作品的點擊量、播放量過億,早已成為常態。騰訊公司副總裁、企鵝影視首席執行官孫忠懷談到了一些變化:“視頻網站已完成了從單一的媒體播出平臺,向制播一體化平臺的轉變。尤其大量優秀人才的加入,讓互聯網的生產力和內容質量都大幅度提升。”
自制內容的投入加大,意味著網絡視聽行業未來打造精品的重任,將更多落在平臺本身。與會者紛紛表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作為網絡視聽行業的從業者,更應該堅守底線,自律、自尊、自愛,打造和播放更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孫忠懷表示,網絡視聽行業為中國超三分之一的人口提供著服務,它已經不是一樁單純的生意,還肩負著非常強的社會責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網絡視聽行業應該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打造真正意義上的內容精品。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則用案例來說明用戶對于好內容的需求。他介紹說,《中國有嘻哈》今年6月上線以來幾乎刷新了傳統和網絡綜藝的各項紀錄,秘訣在于“潮、酷、情”3個字。尤其是“情”,一指情懷,二指劇情,背后展現的是年輕人渴望成長、渴望實現夢想的正能量。網劇《河神》24集總投資超過1億元,其中90%用于制作,從群演到服化道的“不將就”成就了劇集的品質。
羅建輝認為,必須把節目品質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實現網絡視聽文藝的精品化發展,形成有特色、有品質、有高度的網絡視聽文藝“高原”,繼而再力創“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