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綜藝年中盤點:電視綜藝不景氣,網綜深耕垂直領域遍地開花
          2017-08-14 10:20 來源:網易
              

           

           

          進入暑期檔,影視劇市場普遍呈現燃爆趨勢:電影上《戰狼2》、《建軍大業》先后上映帶動大盤迅速增長,電視劇方面《我的前半生》、《楚喬傳》以高播放量、高話題度帶動市場持續走高。

           

           

          然而,縱觀綜藝市場,之前炒得火熱的《中國新歌聲2》、《極限挑戰3》卻在上映后略顯平淡,全民關注的盛景似已不再;《中餐廳》首播奪冠,卻深陷抄襲風波;于昨日收官的《七十二層奇樓》口碑危機下顯然并沒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如此種種,都讓今年的電視綜藝看起來略顯勢弱。除此之外,吳亦凡的“freestyle”讓《中國有嘻哈》成為暑期熱詞,《明日之子》、《快男》等網綜卻表現亮眼。

           

           

          強烈對比下,網綜遍地開花,電視綜藝江河日下的聲音再度不絕于耳,究竟今年的綜藝市場走向如何呢?而電視綜藝和網綜之間是否是此消彼長的相互牽制呢?如今,2017年已經過半,不妨復盤上半年的綜藝市場,一探究竟。

           

           

          綜藝直觀:整體呈增長趨勢,“綜N代”霸屏卻魔咒難破

           

           

          記憶拉回年初,也許不難發現,對于綜藝來講,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奔跑吧》、《歌手》接連改名,《姐姐好餓》、《hello,女神》、《黑白星球》多檔網綜悄然下架整改……

           

           

          以上種種,似乎都在極力詮釋著樂正傳媒研發咨詢總監彭侃年初的預言:

           

           

           

           

          “2017年對于綜藝節目市場來說將是一個轉折之年,不少一線衛視的項目招商變得十分困難,有些大項目可能擱淺。”

           

           

           

           

          顯然,這一預測如今看起來已成事實,今年以來招商難而胎死腹中的綜藝項目不在少數,但是不容忽視,這也將直接導致一個現狀——“綜N代”大肆發展,成為資本眼中的香餑餑。不難理解,畢竟比起全新綜藝,“綜N代”自帶觀眾和流量,也更有收視保障。

           

           

          2017綜藝年中盤點:電視綜藝不景氣,網綜深耕垂直領域遍地開花

           

           

          今年綜藝市場,綜N代顯然呈現霸屏趨勢:電視綜藝方面,《歌手》、《奔跑吧》、《王牌對王牌2》接連播出,網綜方面,《姐姐好餓2》、《大學生來了2》、《火星情報局3》、《了不起的孩子2》、《奇葩說4》、《拜托了冰箱3》等不甘其后,儼然已經成為“綜N代”的天下。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霸屏之下,仍難掩其問題所在——高流量、高收視下口碑逐漸走低,不斷挑戰觀眾的忍耐極限,成為“雞肋”般存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如上圖所示,電視綜藝中僅有《熟悉的味道2》、《來吧冠軍2》和《花兒與少年3》豆瓣評分維持在7分以上,網綜中有《奇葩說4》、《媽媽是超人2》、《放開我北鼻2》、《明星大偵探2》四檔節目,其余多徘徊在及格線左右。

           

           

          2017綜藝年中盤點:電視綜藝不景氣,網綜深耕垂直領域遍地開花

           

           

          當然,也有部分原創綜藝在霸屏中殺出重圍,但是奈何卻各有問題:《向往的生活》雖有7.2的豆瓣評分卻深陷抄襲風波;《七十二層奇樓》豆瓣評分4.0,眾多差評之下“南派三叔透支 IP”的聲音不絕于耳;一系列文化類節目《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憑借高口碑成為風口,卻難掩流量尷尬;音樂節目《金曲撈》情懷至上卻難免水花不足。

           

           

          網綜方面原創節目發展良好,《明日之子》、《中國有嘻哈》都頗有幾分爆款的影子,但卻是眾多網綜中的少數現象,大部分節目都是毫無水花,在豆瓣上均顯示“暫無評分”。

           

           

          2017年綜藝市場似乎正在進入一個“舉步維艱”的階段,和前幾年的爆發更是無法相提并論。事實究竟如何呢?

           

           

          2017綜藝年中盤點:電視綜藝不景氣,網綜深耕垂直領域遍地開花

           

           

          藝恩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綜藝節目多達299部,全網播放量達666億,節目數量和全網播放量均大幅度提升,整體上升態勢明顯。也許這和我國不斷增長的互聯網用戶有極大的關系。

           

           

          電視綜藝勢態疲軟但體量猶大,“戴著鐐銬跳舞”仍貢獻68%的播放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亮眼的數據下,還透露了一個新的“趨勢”:電視綜藝和網綜的差距在不斷縮小,網綜138部占46%,電視綜藝161部,占54%,這個之前電視綜藝絕對的壟斷趨勢有極大的區別;更有媒體統計,“在140億的增量里,版權綜藝的增量占比為32%,而自制綜藝則貢獻了68%的份額”(數據來源不同,可能存在一定誤差)。似乎也讓電視綜藝江河日下的聲音有了一些數據支撐。

           

           

          “限娛令”“限娃令”“限模令”等不斷收緊的政策,尤其是今年以來,“限韓令”加緊下一系列韓流引進節目諸如《奔跑吧》掀起“更名潮”;今年6月,“黃金檔限令”后《極限挑戰3》等節目緊急調檔,《我們來了3》加入素人元素……

           

           

          2017綜藝年中盤點:電視綜藝不景氣,網綜深耕垂直領域遍地開花

           

           

          政策收緊之下,綜藝節目也呈現出“綜N代后勁不足收視下滑,原創節目略顯稚嫩難掀起大風浪”的態勢:

           

           

          “綜N代”中以《奔跑吧》為例。作為引進節目中的佼佼者,該節目一直笑傲收視市場,當然,今年播出的《奔跑吧》在收視上絕無對手,一路領跑二季度綜藝。但是作為“綜N代”,和之前的四季節目相比,該季度收視降幅很大,平均收視2.8%遠低于之前,最低1.6%甚至創第二季以來新低。

           

           

          原創節目中以《七十二層奇樓》為例。雖有吳亦凡、趙麗穎、吳磊等“流量擔當”加盟,也有任達華等老牌演員加持,但是首播收視僅0.7%,之后更是遭遇延播風云,雖后期收視有所上升,但仍難和其嘉賓體量相媲美。

           

           

          以上種種,電視綜藝的疲軟看來似乎是“理所應當”,畢竟戴著鐐銬跳舞,對于電視綜藝來講,實在是空間有限。

           

           

          只是如此來看待電視綜藝市場的衰頹,難免過于武斷。藝恩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奔跑吧》全網播放量達102億,位居上半年電視綜藝網播放榜首,成為首部破百億的節目,是當之無愧的流量之王,之后的《王牌對王牌2》狂攬75億流量,《歌手》播放量達25億余。僅前三檔綜藝便占據200億左右的份額。

           

           

          2017綜藝年中盤點:電視綜藝不景氣,網綜深耕垂直領域遍地開花

           

           

          相較于2016年前三名剛過100億的播放量,今年上半年的綜藝顯然表現亮眼;同時2017年上半年網綜貢獻的216億播放量,比電視綜藝前三名之和略多出一些,電視綜藝以449億的體量貢獻了68%的播放量,體量之大不容小覷。

           

           

          電視綜藝的優勢不容置疑。值得注意的是,與往年不同,今年的電視綜藝不再局限于競技游戲類節目,而是解鎖了“慢綜藝”新技能,文化類節目《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田園類節目《向往的生活》等均憑借高口碑脫穎而出,讓綜藝節目不只局限于明星的真人秀,也可以傳遞傳統文化和生活之樂,成為“慢綜藝”突圍的樣本。

           

           

          網絡綜藝深耕垂直領域遍地開花,多檔老牌節目轉戰網綜煥發新生機

           

           

          當然,如果說電視綜藝是“帶著鐐銬跳舞”,那么網綜或許正“站在風口上”,也足夠爭氣。

           

           

          近年來,網綜迅速成長為無論是題材、模式還是創新、明星咖位上來講都毫不遜色于電視綜藝的存在,更是在今年火速掀起“網綜熱”,隱隱有趕超電視綜藝的趨勢。

           

           

          尤其是一系列限令收緊后大量節目轉戰網綜更是為其發展帶來良機,湖南衛視自然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自限童令之后,其便火速將王牌節目《爸爸去哪兒》轉戰網綜,同類網綜《媽媽是超人》也迅速成為網綜中的“中流砥柱”。

           

           

          2017綜藝年中盤點:電視綜藝不景氣,網綜深耕垂直領域遍地開花

           

           

          今年以來,這一趨勢更是達到了高潮。十余年老牌節目《變形計》一經上線便迅速收獲了大量關注,不懼《拜托了冰箱》、《放開我北鼻》等節目的前后夾擊,以高話題量走紅,“社會我麗姐”更是長期蟬聯話題榜;同是湖南衛視選秀節目《快樂男聲》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才,如今臺轉網,更是瞄準了90后、00后這個有待開發的超級市場。

           

           

          這些制作精良的節目原本在電視綜藝中就屬于領軍節目,轉戰網綜之后更是兼具了網絡屬性,進一步有效傳播,成為網綜中的流量擔當。數據顯示,《變形計》以近11億播放量、《快男》(尚未完結)以8億播放量位居上半年網綜前十名。

           

           

          當然,除了臺轉網帶來的優秀綜藝節目外,視頻網站也自制了大量優秀綜藝,如今的“綜N代”,儼然已經不是單指電視綜藝了。《明星大偵探2》、《媽媽是超人2》、《放開我北鼻2》、《奇葩說4》等節目均以高流量居綜藝播放量前十名,成為網綜市場不容小覷的存在。

           

           

          今年以來,網綜市場更是重金打造《吐槽大會》、《中國有嘻哈》、《明日之子》等多個全新節目,且表現良好,成為“綜N代”種子選手。以《吐槽大會》為例,以犀利、爆笑的脫口秀燃爆網絡,狂攬15億播放量,殺入網綜榜前三名,更為網綜市場的“新貴”。

           

           

          值得一提的是,深耕垂直細分領域,正在成為網綜市場最大的特色,當然這也是電視綜藝“有心無力”難以企及的部分。

           

           

          以《媽媽是超人》、《放開我北鼻》代表的萌娃綜藝、以《快男》、《明日之子》代表的音樂選秀節目、以《次元星計劃》代表的二次元領域、以《大學生來了》代表的大學生領域、以《奇葩說》、《吐槽大會》代表的脫口秀節目等等,內容類型豐富多樣,最大程度的向年輕人靠攏,攻克95后受眾群體以及各個領域的細分受眾。相信未來這或將是網綜市場進一步搶占市場的致勝法寶。

           

           

          地盤爭奪戰再次升級:浙江衛視強勢領跑,視頻網站跑馬圈地

           

           

          當然,各路綜藝搶占市場和用戶的背后,其實是各衛視和視頻網站的地盤爭奪戰,無疑,這場跑馬圈地的戰爭仍在不斷升級中。

           

           

          首先,衛視爭奪戰中,浙江衛視強勢領跑,湖南衛視略顯疲軟,央視強勢入局。

           

           

          縱觀上半年網播量前十名,浙江衛視以《奔跑吧》、《王牌對王牌2》、《高能少年團》三檔節目總播放量170億余強勢領跑;相比之下,湖南衛視《歌手》、《快樂大本營》、《花兒與少年3》、《向往的生活》四檔節目播放量77億位居第二,略顯疲軟;江蘇衛視和東方衛視緊隨其后。

           

           

          值得一提的是,央視也憑借著《朗讀者》和《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強勢入局綜藝,未來將掀起怎樣的風云有待觀望。

           

           

          其次,衛視綜藝帶動下,視頻網站“買買買”成為重要法寶。正如上文所言,電視綜藝雖略顯疲軟,但其代表的流量不容小覷,視頻網站要想搶占市場,電視綜藝的播出版權自是不容錯過。

           

           

          藝恩數據顯示,愛奇藝和騰訊是“買買買”的大鱷,2017年上半年,兩家網站分別購入電視綜藝44檔和45檔,優酷購入34檔,但獨播劇多達6檔,芒果TV更是對獨播情有獨鐘,以7檔節目成為獨播之最。

           

           

          2017綜藝年中盤點:電視綜藝不景氣,網綜深耕垂直領域遍地開花

           

           

          最后,自制綜藝扶持力度加大,騰訊領跑強自制綜藝,愛奇藝、優酷緊隨其后。當然,這一點也體現在數據上。

           

           

          相比于愛奇藝、優酷、搜狐、樂視等網站電視綜藝的占比達到70%以上,騰訊和芒果TV留給網綜的空間更大一些;在播放量上,騰訊視頻網綜播放量占比達到42%,芒果TV以36%緊隨其后;而在爆款方面,騰訊自然也是網羅了《吐槽大會》、《明日之子》、《擺脫了冰箱》等諸多小黑馬,當然愛奇藝的《奇葩說》和《姐姐好餓》也是流量擔當。

           

           

          總的來說,2017年上半年綜藝市場仍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數量和流量上都有顯著增長;電視綜藝雖略顯疲軟,但流量為王,自制綜藝主攻細分領域,也為電視綜藝臺轉網提供了新的可能;衛視和視頻網站的爭奪戰雖在進一步打響,但是對觀眾來講或許是一件好事。

           

           

          只是“流量為王”的綜藝市場,或許如何打造高質量、高口碑的節目才是下一步的發力點。

          84800587 、84800585 版權所有: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312006003 經營許可證:湘ICP證01002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湘B2-20080017 ICP備案號:湘ICP備20006192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金鷹影視文化城 郵編410003 辦公電話:0731-84801916 傳真:0731-84801955 郵箱:2399739646@qq.com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全國新聞記者證管理及核驗網絡系統  網絡警察報警崗亭  網絡警察報警崗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欧美丰满熟妇乱XXXXX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一二三四日本高清社区5|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日本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一边摸一边桶一边脱免费视频| 明星ai换脸资源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亚洲高清在线mv| 青青青青青免精品视频|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中国猛少妇色XXXXX|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久久a级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ppX人交|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 91学院派女神| 女同午夜三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又大又硬又爽又深免费看 | 日韩无套内射视频6|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男人天堂网在线| 可以免费观看的一级毛片| 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婷婷久久久五月综合色|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