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技術應用的推動下,視聽化正成為互聯網傳播的一個重要演進趨勢,視聽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日前,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和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共同編著的《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2017視聽新媒體藍皮書》)發布。報告顯示,隨著視聽新媒體行業管理進一步優化,行業發展日趨規范,隨之而來的是優秀內容不斷產出,網絡視聽服務正向跨平臺、多終端、全媒體的大融合時代迅速邁進,視聽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給從業者以及受眾帶來了無限可能性。
媒體融合向縱深推進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是近兩年視聽新媒體領域發展的一大亮點。”采訪伊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2017視聽新媒體藍皮書》常務副主編崔承浩便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說道。
的確,當前中央、省級和地市級媒體都積極探索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人民日報》打造“中央廚房”推動采編流程再造,截至2016年年底,其客戶端累計自主下載量達到1.54億次。新華社瞄準打造“網上通訊社”,制定了新華網、新華社客戶端“雙輪驅動”戰略規劃,推動一線記者文字、圖片、音視頻的“三位一體”,截至2016年年底,其客戶端累計下載量達1.8億次。中央電視臺“三微一端”的新媒體立體傳播矩陣也已經形成,截至2016年年底,其“央視影音”客戶端下載量5.5億次,“央視新聞”客戶端下載量4195萬次、微博粉絲量4700萬、微信公眾號訂閱量680萬。
同樣,省級和地方廣電機構圍繞“采編流程再造”“平臺建設”和“內容建設”3個核心,正在“做增量”的基礎上“改存量”,朝著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方向發展。
精品自制內容高速增長
《2017視聽新媒體藍皮書》顯示,2016年,在總局備案的網劇已達4558部、備案的微電影(網絡電影)達5556部、網絡動畫片197部、網絡紀錄片140部、網絡欄目1616檔。截至2016年8月,網絡自制視聽節目播放量同比增長180%,流量占比從2015年的8%增長到14%。
“網絡自制節目的快速發展,其背后反映的是近年來以‘影像’為主的內容市場十分繁榮。”在崔承浩看來,這也得益于近年來黨中央和總局的高度重視,網絡視聽文藝工作的方向更為明確、路徑更加清晰、措施更為得力,使得資本與專業人才均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涌入了網絡自制節目領域,從產業鏈源頭推動了網絡自制視聽節目從“野蠻生長”向“有序成長”發展。
2016年,愛奇藝先后上線《奔跑吧兄弟》《老九門》等內容,其中,自制劇《老九門》自播出后便成為史上首部破百億播放量的網劇。而熱門IP網劇《他來了,請閉眼》成功“反輸出”一線衛視平臺,作為第一出品方的搜狐視頻在網絡上線的同時,該劇也在東方衛視同步播出,這是國內首部由網絡平臺主投,成功登陸一線衛視的影視劇集,標志著搜狐視頻為代表的網劇平臺已經從單純的播放平臺實現了向創作、輸出平臺的轉型。
另外,崔承浩指出,2016年涌現出多部精品力作,有展現優秀共產黨人責任與擔當的《紅色氣質》,有展現普通人追夢故事的《無悔的青春》,還有深入挖掘人們友愛互助、關注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感人故事的《唱給媽媽的歌》《幸福小院》《乒乓少年》等。
在崔承浩看來,近年來網絡自制節目內容表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勁的發展動能。在旺盛的市場需求的引導下,視頻網站正成為網絡自制內容創作生產的主推力量。
資源整合愈加頻繁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行業資本運作愈加頻繁,互聯網視聽服務越來越向具有強大資本實力的互聯網企業集中,集約程度日漸加深。
其實,2015年,以阿里巴巴45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為標志,視頻網站前三名——愛奇藝、優酷和騰訊視頻悉數歸屬BAT互聯網巨頭,視聽資源及市場便愈加集中。除網絡視聽的“存量資源”納入BAT體系外,BAT又瞄準網絡視聽領域的“增量資源”開放,比如圍繞直播、短視頻、虛擬現實等新興業務,不斷通過投資、入股等方式,接入并布局互聯網視聽新興業務,并紛紛成立影視公司、發行公司等,購買網絡文學版權,通過全產業鏈布局實現資源的優化整合。
另一方面,廣電機構及其他主流媒體正以聯盟化的形式,形成以新聞為主打的視聽節目領域新力量。2016年2月19日,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三大主流媒體均推出新的新媒體產品及聯盟策略,除此之外,湖北廣播電視臺“長江云”平臺、廣東廣播電視臺“觸電新聞”融媒體平臺等,均形成對省內新聞資源的整合。
“視聽新媒體是資源聚集性產業,內容與渠道的聯合、打通將讓視聽新媒體領域的資源更加集中、配置更加靈活、動能更加強勁。”崔承浩說道。
付費模式快速發展
2016年,中國在線視頻行業全面進入發展快車道。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在線視頻市場規模達到609億元,同比增長56%。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其中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到5.45億,占網民總數的3/4。
數據顯示,2016年,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主要視頻網站付費會員數量增長明顯,均宣布有超過2000萬的付費會員。截至2016年9月,35.5%的網絡視頻用戶有過付費觀看視頻的經歷,比2015年增長89.8%,實現了近幾年內的快速增長。
另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數據調查顯示,83.3%的用戶因為“想看的內容必須付費才能看”選擇付費;69%的用戶因為“片源多、可觀看更多付費內容”選擇付費;77.3%的付費用戶是因為免廣告才選擇收看付費內容。此外,影院熱映新片、獨播網絡大電影是用戶最愿意付費的內容,60%以上的用戶愿意為之付費;近50%的觀眾愿意為獨播網絡劇、電視熱播劇付費;愿意為獨家自制綜藝節目、動漫、體育節目/直播等付費的用戶比例分別為35.9%、31.4%和26.2%。
“可見,越來越多的用戶愿意為好內容買單,視頻付費的習慣正逐漸養成。”崔承浩指出,“2016年付費收看業務快速發展,一方面是主要視頻網站通過投資熱門劇進行差異化發展吸引了付費用戶,另一方面是影視版權方逐步縮短了窗口期,視頻網站成為電影發行的重要付費播出平臺。
在崔承浩看來,內容仍是付費業務快速發展的第一驅動力,視頻網站會員數的迅速增長來自于用戶對熱播、精品以及獨播內容的追捧。付費環境會促進網絡劇產業升級,使制作方更為精準地投入優質內容制作,而制作的精品化也決定了付費用戶的增長數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