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B站發布公告稱:應國家相關政策規定要求,從7月5日開始,UP主上傳視頻內容需通過實名驗證方可編輯視頻稿件。“國家相關政策”這幾個,讓用戶剛剛被A站事件拽起的心臟再次收緊,B站方面很快做出回應,表示“這次UP主實名制是出于響應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平臺還是正常運營。”
早在6月22日,國家廣電總局便發布消息:要求新浪微博、AcFan 、鳳凰網等不具備《信息網絡傳播視聽許可證》的網站平臺按照規定關停試聽節目服務。這次突如其來的關停警告,不僅成為廣電打響網絡視頻平臺“監管戰”的又一擊,也讓一些尚未擁有《視聽許可證》的平臺陷入了自我審視的恐懼中。
該公告出臺后,作為二次元視頻社區的兩大代表,有媒體在第一時間亮出了b站的視聽許可證,于是“a站被監管、b站或將成為最大贏家”的說法層出不窮。然而事實證明,政策監管下,誰也躲不掉。
有業內人士分析,B站實行UP主投稿實名制跟廣電總局對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內容的相關要求有很大的關系。顯而易見的是,作為二次元短視頻平臺,從A站B站入手,無異于廣電總局在短視頻領域的一次“殺一儆百”,而作為年輕人潮流文化娛樂社區的代表,A站B站的監管政策也將成為廣電總局對以95后、00后為代表的年輕用戶群體的管制“收網區”,這不僅讓人聯想到,在近兩年來圍繞一紙視聽證衍生出一系列從網劇網大到短視頻直播平臺的監管風波中,這股愈發強烈的風向背后,網站平臺又該如何應對?
視頻平臺政策收緊,
內容監管打響“第二槍”?
縱觀近年來的網生市場,無論是從網絡視聽節目的創作素材大量跟風模仿、把關不嚴等內容本質來看,還是互聯網新生代95后、00后受眾成為網民中堅群體而言。大環境下內容形態的發酵與變質、與年輕群體的崛起都是引起政策收緊的客觀原因。
據了解,在6月22日的公告出來后,在美上市的新浪微博周四股價大跌6.12%至72.25美元,盤中一度重挫逾10%,新浪股價收盤下跌了4.83%至87.49美元,鳳凰網股價下跌2.55%至2.68美元。可以看到,這次整治對于平臺的波及是直接而強烈的。
事實上,A站B站事件也并不是廣電總局第一次出手整治,早在今年2月,北京網信辦便拿梨視頻率先“開刀”。在當時網信辦發布的整改公告中,整改原因是因為“梨視頻在未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資質的情況下,發布所謂“獨家”時政類視聽新聞信息。 ”
梨視頻被調整也是今年廣電總局打響視頻網站監管政策的“第一槍”,至此便有人預測隨著廣電總局動作的加大,可能會有更多的視聽運營平臺被整頓。
果不其然,A站、B站事件隨即而來。總的來看,無論是年初的梨視頻還是A站、B站,對段視頻領域整改原因無外乎“沒有視聽證”,與“不符合國家規定”。那么這一紙《視聽證許可證》究竟為何成為各大視頻平臺殫精竭慮又求而不得的“護身符”?
視聽證成昂貴護身符,
視頻平臺“各取其道”
《視聽許可證》的原型是在2007年廣電總局公布的《視聽規定》,自2008年1月31日起實施到兩年前為止,與其它出臺的硬性規定相比,《視聽規定》在近十年間都并為得到應有的重視。
直到2015年《試聽規定》迎來了第一版本修訂,修訂版本進行了更嚴苛的視聽服務限制與內容要求。2016年9月,廣電總局又下發《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重申相關規定,要求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機構依法開展直播服務,并明確指出:新申請單位要求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其次注冊資本應在1000萬元以上。這便從客觀條件上“打倒”了一片入局者。
面對如此“難搞”的《視聽許可證》,一些平臺開始另尋他法。據媒體報道:
在廣電名單上,B站以“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視聽許可證,如B站將《視聽許可證》掛靠在另一家公司的拍照上不失為一種方式。除此之外,兩家直播平臺共用一張牌照、通過收購具備《視聽許可證》的子公司來完成“曲線救國”等方式都成為各網站應對政策的對策。
據了解,戰旗TV的許可證來自于老東家浙報傳媒(600633,股吧),映客直播的視聽許可證則來自于其創始人曾供職許久的多米音樂。而今日頭條也通過收購山西陽光寬頻、一下科技也通過收購的北京宇晨億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網絡視聽許可證。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兩次應對網絡視聽證的并購收購費用次并購執證公司的費用至少達到2000萬以上。隨著短視頻行業競爭的白熱化,視聽許可證“市價”更是被炒到3500萬元以上。面對如此難搞的
從長視頻到短視頻,
收緊年輕人“大網”成監管新風向?
事實上,《視聽許可證》的相關政策從到“擺設”到嚴苛,再到近兩年頻頻收緊的狀態,與中國互聯網行業中短視頻、自媒體層出不窮的大環境脫不開關系。而隨著a、b站的“淪陷”,事情也絕不單單是一紙視聽證的問題。盡管B站已經取得了《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然而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并非一紙《視聽許可證》便可解決的簡單事情。
近年來,隨著我國的政治文化發展與互聯網時代下的。
據統計,2016年共有約150多部存在違規問題的網大網劇及網綜遭到下架調整。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強,在2017年這個數字還將翻倍。
作為年輕人潮流文化娛樂社區,從a站、b站入手,從一方面而言也是從網生內容的受眾普遍年輕化角度考慮,在a站、b站中上傳視頻的up主許多都是未成年的初中生、高中生。她們活躍在生活、鬼畜、美裝各個社區,b站通過up主實名制也將減少用戶權益受損、并對未成年人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而另一方面,實名制的推進或許也將成為視頻平臺的一種趨勢,以95后、00后為代表年輕受眾群體作為短視頻平臺一股不容小覷的中堅力量,從a、b站這種偏向二次元的年輕人潮流文化娛樂社區入手,也是從根本上來促進網絡公開、透明、理性,保障用戶特別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而這種整頓風向自網生領域漫延開來,從網大、網劇至短視頻、二次元視頻網站無一幸免。而隨著監管落地層面的推進,毋庸置疑的是,這些視頻平臺還將迎接下一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