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視頻時代即將到來,廣電和華為做了這些技術準備
          2017-03-31 17:54 來源:網易
                 摘要: 大視頻行業將在未來兩三年到來,不僅僅是超高清視頻,還有智慧城市、智慧家庭其實也與之同步推進。

              幾乎沒有人懷疑,未來的時代一定是大視頻時代— 

          但這里說的大視頻,不是說提供影視作品的互聯網視頻網站,也不是如日中天的直播平臺,而是一種無所不在的視頻信息產生、傳播、點播的新媒體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我們將通過終端再現來自世界各個角落和虛擬世界的影像,其實時性和清晰程度都不是我們現在的普通電視可同日而語。

          這不是幻想!3月22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表示,鼓勵中央電視臺及有條件的省級電視臺探索建立4K超高清電視(UHDTV)節目制播系統;計劃到2018年構建起高清、超高清混合播出系統,到2020年,實現超高清試驗頻道播出。

          那么問題來了:高清、超高清的視頻時代,我們面臨哪些技術難題?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高清視頻時代廣電系統的三大技術難題

           首先我們要理清一個概念,何謂高清和4K超高清?這其實指的是視頻的分辨率。

           從技術層面上來說,超高清(Ultra HD)其實是從4K數字標準衍生出的概念。

           標準的4K分辨率在本地可以達到4096×2160像素,而超高清則要稍低一些,分辨率為3840×2160像素。而我們目前所常說的高清,一般分辨率只達到1280*720——也就是說,4K的分辨率是目前高清的9倍左右。

           那么,要想真的超高清視頻走入我們身邊,就需要至少兩個條件:

           首先是廣電機構(包括媒體、廣電運營機構等)制作符合超高清標準的視頻內容并下行傳輸到千家萬戶;

              其次是我們能有符合標準的4K終端來展現它。

              后面這個問題就是目前已經開始火爆的4K電視,可以說已經基本解決;但前面這個問題,無論對媒體機構還是運營機構而言,都面臨不少的問題。

          廣電媒體云技術產業聯盟的吳敏在接受51CTO記者咨詢時表示,想實現超高清視頻內容的采集、制作和傳輸,目前還有三個主要的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就是視頻原始素材的拍攝需要符合超高清標準,包括攝像機、采集設備等等現在演播室的各主要設備,都要進行更新才行——對廣電媒體來說,這可是一筆相當大的設備投入。

           第二個問題就是視頻節目的編輯制作。

           原始素材錄制完成之后,需要由編輯部門進行制作加工,一方面對非編設備的處理能力要求提升較大,另一方面對素材傳輸的帶寬要求較高。各媒體的視頻素材拍攝、采集和制作部門往往不在同一物理位置,需要借助臺內網絡、專線或者公網進行傳輸。

           云技術應用推廣之后,媒體部門開始嘗試采用公有云進行媒體素材內容的共享和傳輸,二素材存儲、傳輸和內容安全保護都是廣電媒體在公有云使用探索方面比較關注的問題。如前面所說,分辨率提升之后,單位原始素材視頻文件的體積也成十幾倍的增長;而視頻節目的素材又往往本身非常巨大,在傳輸這件事情上就會出現新的問題。

           為了解決視頻在網絡中傳輸的問題,一般是采用代理碼流加工的方法來降低帶寬壓力。

           視頻原始素材經過壓縮編碼后傳輸到編輯一側,進行編輯制作,在遠端將操作對應到高碼率的原始素材上進行一一對應。

           為了確保視頻制作的清晰度,就要調整適當的壓縮和傳輸參數。碼流又稱為碼流率(Data Rate),是視頻文件在單位時間內使用的數據流量,同樣的分辨率,碼流越大,壓縮比越小,傳輸的畫面質量越高;當然,碼流越大,問題體積也越大,計算公式是文件體積=時間*碼流率/8,例如一般高清視頻的碼流是10Mb,按照這個計算,一部90分鐘的視頻文件大小就是5400秒*10Mb/8=6750MB,也就是6.75GB——

           是不是覺得比互聯網上看的電影大多了,那就是因為分辨率差的比較多;而對專業的廣電媒體而言,到了超高清時代,10Mb的碼流率都遠遠不夠。

           但僅僅是這個碼流,就已經讓現在的公有云吃不消了。

           吳敏告訴51CTO記者,目前國內的廠商也在公有云上推出高清視頻編輯制作的產品,20M帶寬可以支持高清視頻的快剪和精編,但是在超高清領域,內容的上下載傳輸要求較高,她曾經嘗試用某知名公有云進行過相關測試,100m帶寬,超高清無損原始素材(400M碼率)需要2~3倍速的傳輸時間,而超高清內容的快剪制作對GPU的處理能力和帶寬是綜合要求,作為探索可以實現基于GPU的超高清內容制作。

           但從實際應用來看,目前距離實用還有些距離。因此要想邁入超高清時代,在媒體云這個領域必須有所突破和改進。

           第三個問題是制作好的高清節目,如何通過運營機構(例如歌華有線)傳遞給廣大用戶,或者由用戶通過運營機構實現視頻點播。

           和有些人想的不太一樣,這里的瓶頸其實不是網絡帶寬——事實上,制作完成的視頻會根據標準編碼(例如H.265)形成視頻流傳輸,現有的同軸電纜等等已經基本上可以滿足應用。

           視頻傳輸到用戶這一過程的主要瓶頸其實是現在已經播出內容所占據的帶寬資源。每個運營機構根據業務構成,事先分配好的帶寬資源,這些資源如果用在了此前的高清、標清和3D等業務上,那就有可能沒有足夠的空間傳輸超高清的節目,因此要想確保超高清節目的上線播出,就要清退一部分的現有業務。

           媒體專有云時代的技術解決方案

           從前面分析的情況可以總結出來:第一個困難主要是涉及影像攝制設備的問題,目前其實技術問題已經解決,主要是錢的問題;第三個則主要是資源和商業經營策略的問題。而第二個問題則牽涉到到ICT領域基礎平臺的建設問題,這也是我們關心的問題:我們做好了技術準備嗎?

           吳敏告訴我,事實上,最近一兩年,從全球到國內,都在加快部署相應的解決方案,為超高清視頻時代的到來做準備。而具體的技術問題,放眼全球,華為則是最有權威來解釋這個問題的!就中國來說,無論是傳輸領域的同軸、FTTH光纖傳輸乃至長距離微波傳輸,還是服務器和存儲領域,華為都已經走在市場的前列。

           而近來,華為也在和廣電行業共同構建媒體云、政務云、智慧城市等多種全新的業務模式。于是,51CTO記者找到了華為中國區廣電媒資業務部部長張衛軍,就超高清視頻時代和全媒體融合兩大趨勢了解未來的技術變化。

           張衛軍介紹說,廣電行業現在的確面臨很多新的業務挑戰,包括采編一體化、4K超高清視頻、新的增值業務等等。剖析這些業務層面背后的技術需求,應該有三大技術變化:

           第一應該說是存儲的挑戰。視頻是傳統廣電媒體的最重要資源,此前的視頻資源和未來的超高清視頻,將會給視頻資源的存儲、檢索、播放等方面帶來容量更大、相應速度更快的需求,這對存儲技術是一個巨大挑戰。

           第二,如上文吳敏介紹,是采編播兩端矩陣的IP化,由于對網絡響應速度和傳輸質量的要求很高,這個挑戰非常大。

           第三就是媒體云。此前各媒體都采用私有云的方式,但隨著市場的需求,公有云已經成為媒體必須考慮的方向,特別是在新聞方面,現在的迫切需求就是要做到多種方式的采集和分發,并把采集和粗編放在云端。

           面對這種變化,華為做了什么呢?

           張衛軍介紹,華為重點其實只做了兩件事情:

           首先在編碼方面進行改進,減小超高清視頻時代對帶寬的壓力,事實上,華為是全球下一代視頻壓縮標準的制定者之一;

           第二就是把基礎設施管道做大,“迎接太平洋一樣的洪水”。

           所謂管道做大,其實包括多個方面。

           在骨干網層面,中國在幾年前已經進入100G時代,目前400G已經商用,800G也在試驗中,可以說華為已經做好了準備,確保了4K時代在“骨干道路”層面不會有問題;

           同時,華為也在為從輸入端到總控播出端的網絡改造進行準備,并在CDN、轉碼功能等視頻要求比較高的領域推出了相應的方案;存儲方面,華為也已經成為國內市場新增份額的第一名,正在積極幫助眾多媒體客戶建設視頻資源庫??梢哉f,在超高清視頻時代的管道方面,華為已經做好了準備。

           記者注意到,在這些準備中,沒有提及應用層面。張衛軍介紹說,華為的策略就是“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但華為提供了開放和先進的IaaS和PaaS平臺,并積極和媒體及廣電行業的ISV合作,向他們開放各種平臺的接口,共同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華為已經在廣電行業擁有了570多家合作伙伴,和幾乎所有的視頻行業主要解決方案提供商形成了深度合作,也在全國建立了眾多的廣電領域成功案例,甚至可以說是樣板工程。

           張衛軍表示,大視頻行業將在未來兩三年到來,不僅僅是超高清視頻,還有智慧城市、智慧家庭其實也與之同步推進。與之相應的ICT技術平臺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84800587 、84800585 版權所有: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312006003 經營許可證:湘ICP證01002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湘B2-20080017 ICP備案號:湘ICP備20006192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金鷹影視文化城 郵編410003 辦公電話:0731-84801916 傳真:0731-84801955 郵箱:2399739646@qq.com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全國新聞記者證管理及核驗網絡系統  網絡警察報警崗亭  網絡警察報警崗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日产国产亚洲综合图区一|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男女免费观看在线爽爽爽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 蜜芽.768.忘忧草二区老狼| 美女扒开胸罩露出奶了无遮挡免费| 男生与女生差差| 欧美40老熟妇| 成人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天下第一社区视频在线观看www |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 欧美亚洲国产第一页草草| 美国十次啦大导航| 欧美成人性色xxxxx视频大| 无翼乌r18无遮掩全彩肉本子| 外卖员被男顾客gay|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免费看黄色a级片|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中文字幕亚洲天堂| 1024手机基地在线看手机| 翁情难自禁无删减版电影|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成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666|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国产精品视频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观|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高清| 久碰人澡人澡人澡人澡人视频 | 久夜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看一级特黄a大一片| 日韩欧美理论片|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激情在线播放| baby直播看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