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視頻PGC影視組利用官方微信號“微影大咖秀”發布消息稱,他們對107部未在片頭添加網絡視聽節目信息備案編號、不滿足網絡視聽節目上線條件的網絡劇進行了集中下架處理。這是騰訊視頻對2016年年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原創視聽節目規劃建設和管理的通知》的進一步落實。消息一出,有關網絡劇發展的話題再次成為業界討論的焦點。
2016年,中國網絡劇產業的處境可謂“冰火兩重天”。一方面,網絡劇“爆款”頻現,點擊量動輒上十億,影響力大有趕超電視劇之勢。另一方面,一些存在色情、暴力、血腥等問題的作品頻繁引發受眾吐槽,遭遇下架整改。在相關部門對網生內容加強監管的背景下,2017年能否成為網絡劇量質齊升的突破之年?
從追求數量向提升品質轉變
在經過2014年和2015年的野蠻生長之后,網絡劇在2016年進入了成熟期。根據藝恩數據顯示,2016年上線網絡劇Top50的播放總流量為380億,較前年增長78%?!稓g喜密探》《美人為餡》《如果蝸牛有愛情》等2016年第四季度新上線的網絡劇均獲得了較好口碑?!独暇砰T》《九州天空城》《盜墓筆記》等劇打破了“臺網壁壘”,在視頻網站和電視臺上同時亮相,助推網絡劇收視的聚合效應。
“種種跡象表明,網絡劇創作正從追求數量向提升品質轉變。”中國傳媒大學青年教師朱傳欣認為,今天的網絡劇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擺脫對傳統電視劇的母體依賴,走上一條與傳統電視劇既相互融合又有所區分的發展道路。融合之處在于網絡劇的體量、質量、播出渠道已和傳統電視劇差別不大,創新之處在于網絡劇以青少年為主的受眾特征、垂直細分領域的題材傾向、會員付費的盈利模式,又和傳統電視劇有所區別??梢灶A見隨著產業發展日漸成熟,將會涌現更多立足互聯網環境、面向互聯網受眾、突出互聯網特性,不亞于熱播電視劇的網絡劇。
內容同質化問題明顯
“網絡劇市場的蓬勃發展,使某些題材類型得以在互聯網端口集中釋放,但內容同質化的問題隨之而來。涉案劇、都市青春劇、靈異玄幻劇,幾乎霸占了網絡劇的熱播榜榜單。”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節目部副主任龔禹霖表示,同樣題材的網絡劇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讓網民產生一些“似曾相識”的親近感,網絡劇創作者學習之前成功作品的敘事模式和影像風格也無可厚非,但是在同一時間段,相同題材扎堆出現,更易引發觀眾的審美疲勞,透支題材類型的紅利和生命力。
跟風扎堆只是網絡劇產業諸多問題的冰山一角。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司司長羅建輝在中廣聯電視制片委員會2016年年會上的講話中透露,2016年總局處理了150多部內容存在違規的網絡劇、網絡電影。“從整體來看,精品網絡劇較少,粗制濫造、自娛自樂的多。大部分作品的藝術水準和制作水平較低,存在重奇特輕邏輯、重炫目輕真實的問題,甚至出現試探內容審核底線的內容。有的劇目還存在主題導向背離主流價值觀的現象。比如一些校園題材網絡劇沒有展現青年人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反而聚焦于勾心斗角、愛慕虛榮、拜金主義等負面內容之中。”
加強監管 完善機制
龔禹霖表示,“備案登記制”將備案提前到重點節目創作規劃階段,有助于管理部門前置風險管理,使盲目跟風上線的網絡劇減少,逐漸淘汰靠造噱頭、秀下限博眼球的話題劇和問題制作機構,讓注重內容、潛心創作的良心企業和優質劇成為市場競爭主體。“目前一些受觀眾喜愛的網絡劇并非都是踩政策紅線、觸摸道德底線的違規之作,監管是為了規范,而不是為了扼殺,從業者與其怨天尤人、惴惴不安,倒不如扭轉思路,把精力更多地用于嚴格把關質量。無論是傳統電視劇還是網絡劇,精品化都是其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青年評論家徐健強調。
龔禹霖說:“隨著各項機制的逐步完善,網絡播放平臺將不再以刻意迎合一部分網民的審美趣味為導向,而是向注重差異化編排的方向轉變,使網絡劇市場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朱傳欣補充說,網絡劇的季播模式也將不斷朝著專業化的方向發展。相信隨著扶持力度的加強、監管舉措的完善、平臺機制的健全、社會資本的進入、人才要素的匯集、受眾審美的提升以及網絡生態的整體改善,網絡劇目前存在的問題將逐一得到匡正,網絡劇產業將迎來飛躍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