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兩會”上,中國影視行業的未來發展,成了不少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日前,就大家關心的“未來網絡劇的審查標準”和“電影產業的發展”兩大問題,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的相關負責人作出了回答。
一直以來,網絡視聽內容由視頻網站自審自查,題材、類型比較自由,監管要求不如傳統影視作品明確,也使得情色、暴力等打擦邊球的現象時有發生。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主管網絡劇審查的副局長戴維介紹,隨著去年12月20日《廣電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原創視聽節目規劃建設和管理的通知》的出臺,所有視頻網站的網絡大電影、網劇、網絡綜藝等網絡視聽內容,都須填寫重點網絡原創節目信息登記表,實行備案登記制度,并由視頻網站統一蓋章報送各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備案,這也意味著網絡再也不是法外之地。
《通知》規定,重大題材和特殊題材網絡劇,需由行業主管部門協同審核。盡管審查標準不斷細化,但戴維笑言,審查的尺度問題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去年北京市報審的網絡劇6000多部,通過審查的只是少數,未來的審查會更嚴格。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主管電影的副局長胡東認為,2016年之前的中國電影票房增長是爆發性的,2016年票房增長乏力恰是趨于理性的表現。他也特別提到了今年3月1日即將實施的《電影產業促進法》,“法案中明確了 偷漏瞞報票房 的懲戒措施,有利于規范整個行業,這對于電影產業來說是重大利好。”
盡管2016年電影票房表現蕭條,但北京的表現依舊搶眼。胡東透露,2016年北京的電影票房達到30.28億元,在全國城市中僅次于上海的30.3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