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融資5億的梨視頻目前處境尷尬,這個從始至終定位清晰的短視頻類資訊平臺,一度被認為順應了互聯網消遣經濟的主流而盛名加身,但現在唯一能做的,似乎就只能等待拿到拯救的“資質”。
這一切源于2017年2月4日北京網信辦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一條公告,該公告稱,北京市網信辦、市公安局、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責令梨視頻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全面整改。原因是其未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資質。
一時間互聯網創業者們心有戚戚焉,可以說因為沒有互聯網相關資質,不僅梨視頻之前的戰略定位前功盡棄,由于短期內業務被掣肘,想要后續轉型擺脫目尷尬境地的嘗試也將難上加難。
這讓很多心存僥幸的互聯網創業者不禁陷入沉思,看起來相關部門越來越重視互聯網創業規范,沒有相關資質未來企業將寸步難行。
之前直播與視頻類互聯網平臺野蠻生長,沒人關心資質問題。但在2016年9月9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通知》強化相關規定:未持有《視聽證》的機構和個人既不能開展個人秀場直播,也不能辦新聞、綜藝、體育、訪談、評論等各類視聽節目,不得開辦視聽節目直播頻道。也就是說,沒有這張許可證,各種直播和視頻平臺,通通沒有資格繼續運營下去。
一旦這個規定嚴格執行,那么現在直播市場中又有幾個直播平臺符合規定呢?這個數量恐怕屈指可數,目前廣電總局發出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不到600張,并且取得許可證的這些直播服務企業中,直播服務并不在許可業務范圍之內,簡單來說就是,目前多數直播平臺都是業務資質不合規的,甚至諸如花椒這樣的直播平臺都無法在廣電總局查找到其許可證。

值得一提的是,要開辦直播服務,除了《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之外,還要辦理《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以及《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這也為更多互聯網創業者敲響了警鐘,身無資質,再好的創業平臺也難逃責令整頓的命運。隨著總理振臂一呼, 中國已經進入了全民創業的時代。中國的投資創業熱情完全被點燃,到處是孵化器,年輕人不斷冒出新點子,越來越多的人擠入移動互聯網創業的大潮。雖說移動互聯網企業做好了,會有很多的收益,但創立之初,不要盲目投資跟風,首先要了解下當前國家的一些相關政策,在真正開展業務之前,還要經歷很多行政審批,取得相關許可資質才能正式開始業務。
那么,各類互聯網企業究竟該以何種資質傍身?
相關互聯網許可資質介紹:
1.非經營性網站做網站域名備案;
經營性網站還需申請經營性ICP,也就是互聯網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2.網站涉及到出版,需要辦理互聯網出版經營許可證;
4.網站涉及到音樂、動漫、游戲、比賽展覽、藝術品等內容,需要辦理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文網文證);游戲網站,還需辦理軟件著作、游戲版號等;
5.網站涉及到藥品,需要辦理互聯網藥品資質;
6.網站涉及到醫療保健,需要辦理互聯網醫療保健服務許可證;
7.經營短信、彩信、彩鈴、wap等業務,需要辦理移動網信息服務經營許可證,也就是常說的SP證;
8.如開展呼叫中心業務,還需要辦理呼叫中心經營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