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慶市委宣傳部、市委外宣辦等部門組織的“行進中國·精彩故事——逐夢他鄉重慶人”全媒體人物尋訪活動,是重慶新聞界近年來參與人數最多,行程和持續時間最長的大型采訪活動。按照“全媒體尋訪”的理念,“逐夢他鄉重慶人”的每個故事都由重慶日報、重慶電視臺、華龍網、“重慶”新聞APP、微博微信等全媒體同步推出。“尋訪活動既是重慶新聞界‘走轉改’的一次磨煉和提升,也是重慶媒體融合的一次實踐和檢驗。”重慶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周波說。
2014年8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8月20日,重慶市委常委會便審議通過《重慶市媒體融合發展實施方案》,由重慶市委宣傳部牽頭按照“一媒一策”精準督導各媒體突出特色推進融合。從2015年起連續3年,市里對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和重慶廣電集團(總臺)每年整合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兩大媒體集團的融合項目建設。市委宣傳部為重慶媒體融合牽線搭橋,2014年以來已引入超過2.5億元國有資本參與媒體融合發展。
改革督導和政策引導促進了重慶媒體運行機制的創新。重報集團致力于打造大數據平臺,建成集監管、資源、傳播、決策、用戶和板塊于一體的“中央廚房”暨新聞指揮調度中心;各報系取消原有采編部門,建立扁平化、項目制的采編團隊、運營團隊和技術團隊,實現報系內部媒體集群信息共享和24小時信息采集發布。重慶廣電在推進制播分離的同時,對媒體整合重點項目實行每周督查、每月分解、每季通報。兩大媒體集團都取消了“工分制”,出臺了以“點擊量”為主兼顧綜合價值的考核辦法。
按照融合發展三年規劃,重慶確定了26個重點項目。重報集團與北大方正等技術公司合作打造的新聞內容生產及運營監督技術支撐平臺獲得2015年“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納入數字化轉型升級管理試點和改革發展重點項目。華龍網引進資金近兩億元,日均影響受眾超過2000萬人次。“上游”新聞APP自去年11月上線以來,用戶下載量近100萬。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相繼開通直播、點播、微視頻、品牌欄目等海量音視頻內容,日均點擊量超過320萬次。兩大媒體集團共開辦官方微博、微信和客戶端333個,新媒體用戶達9100萬。
媒體融合是為了更好地營造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輿論場。重慶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實行每月總編臺長會、每周調度會、每日協調會,每周重點網站負責人例會制,完善新聞宣傳重大選題策劃、管理運行、溝通協調、社會熱點引導等工作機制。出臺新聞媒體量化考核辦法、新聞類網站日常管理量化考核暫行辦法、重大時政新聞網絡媒體發布推送辦法,制定新聞媒體社會效益考核辦法,定期組織評選新聞報道精品工程,確保各級各類新聞媒體內容生產安全、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正確。11月2日,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揭曉,華龍網的《穿越直播 重返70年前英雄之城》獲得網頁設計一等獎。這是重慶媒體首次獨立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也是重慶媒體融合的又一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