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歌聲》爆冷收官,電視綜藝市場出現真空期
          2016-10-17 16:51 來源:網易
              

           

           

          綜藝節目一直是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休閑娛樂項目,更是各大衛視爭奪收視率的重要據點。近年來真人秀的大熱,使得國內綜藝市場野蠻生長,大量購買國外節目版權、大牌明星涌入綜藝市場、資本介入、上億的電影化大制作等。

           

           

          2015年便有200多檔綜藝襲入市場,今年的綜藝節目數量相較去年更是翻了一翻,然而面對可選性極強的綜藝節目,觀眾的表現卻差強人意,審美疲勞漸漸凸顯,綜藝市場的同質化現象也越發嚴重,以往大熱的綜藝N代口碑大不如前,綜藝市場進入了青黃不接的真空期

           

           

          《中國新歌聲》爆冷收官,音樂類綜藝節目已經唱衰? 

           

           

          熱播了4年的“現象級”綜藝《中國好聲音》,今年因版權問題更名為《中國新歌聲》,首播全國網收視率2.24%。10月7日晚《中國新歌聲》總決賽巔峰之夜在鳥巢直播上演,去年同期,第四季《中國好聲音》總決賽同于鳥巢舉行。

           

           

          據統計,2015年總決賽收視率為6.843%,收視最高峰值甚至創造了7.518的神話,收視份額也高達27.358%。

           

           

          而據央視索福瑞CSM52城市數據顯示,2016《中國新歌聲》總決賽的收視率為3.956%,市場份額則為16.05%,雖取得整季《新歌聲》最高收視紀錄,但對比去年的收視成績仍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

           

           

          在2012年第一季《中國好聲音》播出時,在國內音樂類綜藝市場無人能敵,從2013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的出現,到《中國好歌曲》、《蒙面歌王》等,多檔強有力的競爭綜藝相繼出現。

           

           

          雖然相較其他節目,《中國新歌聲》的收視率仍舊保持在第一位,但收視率跌破3%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中國新歌聲》與其他音樂綜藝的距離正在不斷減小。

           

           

          即使有周杰倫、汪峰、那英、庾澄慶4位明星導師坐鎮,觀眾和媒體對《中國新歌聲》的關注度相比之前仍舊下降了不少。

           

           

          綜合來看,今年的《中國新歌聲》無論是口碑,收視,還是影響力都大不如前。

           

           

          一方面,不斷推新的音樂類綜藝節目已經讓很多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雖然《中國新歌聲》節目名字和LOGO變了、舞美變了、轉椅變滑椅,但其他環節設置上未見明顯變化,整體模式并未有太大突破;

           

           

          另一方面,作為一檔行業上極具標桿性音樂節目,導師的“插科打諢”卻成了節目的最大話題點,以往《中國好聲音》還會出現不少極具個性的學員和較為傳唱的翻唱歌曲,而本季《中國新歌聲》既沒有話題性較強的學員也沒有傳唱度較廣的歌曲,整個節目話題全靠導師來造。

           

           

          此外《我是歌手》、《中國達人秀》、《星光大道》等節目也日漸沒落,燦星文化副總裁、宣傳總監陸偉認為,“從電視最為發達的國家來看,音樂類節目永遠是他們的第一模式。全世界沒有一個電視想違背這個規律,沒有哪個國家的音樂節目一蹶不振”。

           

           

          像《中國新歌聲》這類“現象級”綜藝的趨冷,更多的是源于電視人創意的枯竭以及原創內容的匱乏。

           

           

          各大電視綜藝頻頻爆冷,綜藝真空期悄然而至 

           

           

          除了《中國好聲音》,另一個影響力較大“現象級”綜藝節目便是《超級女聲》。《超女》之后,相繼出現了《中國好聲音》、《加油!好男兒》、《我型我秀》、《亞洲最強音》等選秀節目,但無論是收視率、造星能力,還是觀眾參與度等都不及《超級女聲》。

           

           

          2016年,湖南衛視重啟《超級女聲》,但是效果卻差強人意,即使加入了直播、網絡投票、短視頻等新玩法,還是挽救不了節目收視的低迷。談及《超級女聲》,一些觀眾甚至表示還未聽說開始便已經結束了。

           

           

          電視綜藝節目產量大并不代表產能足。

           

           

          像《中國最強音》、《中國達人秀》、《中國夢之聲》《奇妙的朋友》《全能星戰》《人生第一次》、《花兒與少年》等內地節目陸續停播。

           

           

          此外,近年來綜藝節目進入真人秀時代,像《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等明星真人秀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收視成績與口碑。

           

           

          然而不過幾年,真人秀節目就進入了惡性循環的怪圈,對明星資源的哄搶造成明星出場費的暴增,從而引起節目制作費用下降,節目質量和水準難以保障,觀眾興趣漸無,進一步追逐大牌明星。這使得許多往年大熱的“現象級”綜藝和綜藝N代到了今年表現平平,并未有進一步突破,甚至造成節目眾多但可看性卻并不大的僵局。

           

           

          其實,任何一檔綜藝節目的存在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不管是過去的《超級女聲》、《快樂男聲》,還是現在的《非誠勿擾》、《中國好聲音》,觀眾對這些綜藝N代的節目可以保持一兩年甚至三四年的熱度,但時間越往后推移,觀眾越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同時,現階段中國綜藝節目還缺乏創新與突破。

           

           

          縱觀風靡各大電視臺的真人秀季播節目,像《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極速挑戰》等大部分均購于國外節目版權,而號稱原創的節目幾乎有著中聯韓合、社會制作公司的背景。

           

           

          加之近年來,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沖擊,觀眾的收看習慣在發生著改變,雖然電視作為傳統媒體依然表現強勢,網絡綜藝短期內也很難搶走電視臺的內容優勢,但如果電視臺依舊固步自封,不加強自身的原創和制作能力,那么電視綜藝必將會失去平臺的優勢。

           

           

          因此,未來中國綜藝節目版權本土化、內容多樣化、互動平民化的探索勢在必行。

           

           

          綜藝節目的生命力在于原創 

           

           

          今年6月,廣電總局《關于大力推動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工作的通知》。“同一檔真人秀節目,原則上一年內只播出一季”,“黃金檔引進節目每年不得超過兩檔”,“每年新引進節目不超過一檔”,“中外聯合開發必須中方取得完全知識產權”……

           

           

          通知一出,意味著中國綜藝再也不能任性買買買。“限外令”相當于電影界的“國產電影保護月”。這種政策有利也有弊,益處在于切斷制作人一味買買買的念想,弊端在于揠苗助長,造成原創節目急功近利的虛胖式發展。

           

           

          不同于電視平臺,網絡平臺可以擺脫諸多限制,挖掘更深層次的內容,近年來網絡綜藝的發展更是勢不可擋。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網絡綜藝節目逐漸擺脫了粗鄙、淺顯的標簽,漸趨精致、有趣和前衛。

           

           

          2014年五大主流視頻網站全年累計上線約150檔節目同比增長200%市場規模初現,2015年在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開始了從量變到質變的羽化過程,出現了像《奇葩說》、《你正常嗎》、《偶滴歌神啊》等一大批優秀原創節目,這些網綜更是獲得了與電視臺綜藝節目量級相當的網絡點擊率引發全行業對網絡綜藝的高度關注。

           

           

          2016年網綜更是迎來井噴式發展,何炅、汪涵、蔡康永、小S等一些傳統電視臺主持人相繼參與網絡綜藝節目,網絡綜藝的進一步崛起,既可以完善電視臺綜藝節目內容,也可以補充電視綜藝原創空白。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不僅加速了內容的推陳出新,同時也縮短了節目的生命周期。

           

           

          許多節目轉瞬即逝,也有大量節目經過大浪淘金被保存下來,單靠明星和IP的輸出只會造成供給不足,綜藝節目若想獲得發展的永續動力,只能獨樹一幟,從原創中汲取生命力。

           

           

          不管是電視綜藝,還是網絡綜藝,“內容為王”依然是不變的道理,只有內容被觀眾肯定,進入二次傳播,才產生理想的傳播效果,擴大節目影響力。

           

           

          大量海外版權的引入和明星資源的爭奪,雖然是現今多數綜藝節目奪取收視率的常用手段,但是決定一個節目是否可以長久發展下去的關鍵還是其內容的生命力。

           

           

          極致的內容和較好口碑,具備反復發酵、多次傳播的價值,才能推動信息的二次乃至多次傳播,產生“現象級”的傳播效果。

          84800587 、84800585 版權所有: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312006003 經營許可證:湘ICP證01002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湘B2-20080017 ICP備案號:湘ICP備20006192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金鷹影視文化城 郵編410003 辦公電話:0731-84801916 傳真:0731-84801955 郵箱:2399739646@qq.com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全國新聞記者證管理及核驗網絡系統  網絡警察報警崗亭  網絡警察報警崗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毛片|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黄|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8| 免费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k8|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摸|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一| 最新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观看| 性asmr视频在线魅魔|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污污在线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黑执事第二季免费观看| 国产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三上悠亚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3d动漫wxxxx在线播放| 好爽好深胸好大好多水视频|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欧美大肥婆大肥BBBBB| 免费无码黄十八禁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福利兔女郎在线观看| 国精产品一品二品国精品69xx| 中国免费一级片| 日本阿v视频高清在线中文|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狠狠操精品视频| 厨房切底征服麻麻| 调教奴性同桌h|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91制片厂制作传媒免费版樱花| 嫩模bbw搡bbbb搡bbbb|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69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