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風勁揚帆
          2024-06-04 14:17 來源:光明日報
                   文旅消費市場火熱,“爆款”影視劇不斷涌現,文化科技產品層出不窮……如今,我國文化業態“百花齊放”,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快速發展的文化產業已成為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徑。

            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產業不僅實現了總量規模穩步增長,更在改革創新的步伐中持續優化升級。今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105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5%。風勁好揚帆,文化產業正闊步行進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

          游客在湖南博物院選購文創產品。新華社發


          游客在貴州省安順市黃果樹瀑布景區游覽。新華社發

            多點開花,文化消費亮點頻現

            從小鎮旅店到鄉野茶園,從隴上江南的美食餐廳到西南邊陲的鄉村圖書館……如今,一批縣域景點日漸成為新晉網紅旅游目的地,越來越多游客選擇去小城“反向旅游”。

            “我們看了民俗表演,買了麻柳刺繡、核桃餅。這里不僅旅游資源豐富,還有很多精彩的文化活動。”今年“五一”假期期間,游客謝建平在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曾家鎮漢王老街游玩時發出感嘆。

            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小城旅游火爆,源自各地對當地特色文化資源的深入開掘。在豐富旅游業態的同時,朝天區打造了一系列文旅融合新亮點,讓游客感受特色民俗文化。“榮樂古街第二屆漢唐文化旅游節、《夢回三國》沉浸式實景演藝等系列主題活動讓人印象深刻,多元產品搭建了康養度假、文化體驗、休閑娛樂等文旅消費新場景。”謝建平說。


          小朋友在第二十屆文博會上體驗3D奇幻空間。新華社發

            不僅僅是旅游火爆,文化產業各領域消費需求集中釋放,舞劇、演唱會、音樂節等文化活動同樣熱度不減。今年“五一”假期,全國營業性演出場次3.44萬場,同比增長10.66%;票房收入達20.84億元,同比增長37.17%。電影市場同樣活力滿滿,今年春節檔電影總票房突破80億元、刷新紀錄,剛剛過去的“五一”檔,票房和觀影人次均超過去年同期。

            文化消費占消費支出比重上升,體現出人們精神文化消費需求日益增長。2023年,我國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904元,同比增長17.6%,占當年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的10.8%。從市場主體看,2023年,文化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67739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增速明顯快于全國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整體水平。

            跟著影視劇“打卡”旅游;為一臺演出、一場演唱會奔赴一座城;杭州亞運會、成都大運會的成功舉辦及“村超”“村BA”火熱“出圈”,助力體育消費持續升溫……文化消費市場亮點頻現,影視、演出、體育和文旅產業互相促進、雙向奔赴。

            近期,影視劇《我的阿勒泰》熱播,帶火了新疆旅游。不少游客被劇中景色吸引,來到阿勒泰“打卡”游玩。影視和文旅深度聯動,形成文旅市場的一大風景。“來阿勒泰旅游的人多了不少,現在我們酒店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下個月。”新疆阿勒泰哈巴河縣一家酒店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如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各類消費場景,發展勢頭強勁。穿漢服、戴花簪等國潮消費成熱潮,各大博物館“考古盲盒”等文創產品暢銷,非遺工坊里聚集著觀摩學習的年輕人……潮流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碰撞融合激發了新的消費活力,優秀傳統文化走進了大眾日常生活。

            “當前,文化消費增長態勢喜人、發展潛力巨大,在促消費、穩增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充分顯示出經濟恢復發展的潛力與活力。文化消費活躍,也讓城市充滿了活力和吸引力。”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祁述裕說。

            科技賦能,文化產業向“新”提“質”

            在屏幕前“暢游”數字版《北京大運河攬勝圖》,與“數智人”交互對話,戴上VR眼鏡身臨其境“穿越”到西夏王朝……近日,在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現場,科技對文化產業的賦能成為一大亮點。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多媒體等新技術在文化產業領域廣泛應用,各式各樣的沉浸式場景為游客帶來全新體驗,文化產品的互動感、體驗感、敘事性不斷增強。


          演職人員在第八屆中俄博覽會文藝演出現場進行表演。新華社發

            數字文化產業加速發展,以此催生的文化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文化產業中最活躍和最具成長性的力量。傳統文化產業加快智能化數字化轉型,云旅游、云展覽、網絡直播、數字閱讀、數字文物等改變了出版、文博、展覽、旅游等傳統業態,網絡視聽、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的營業收入與上年相比保持增長趨勢,其中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制造、娛樂用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多媒體游戲動漫和數字出版軟件開發等科技含量較高的文化業態增長強勁。

            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伍俊龍認為,培育形成更多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需要提升文化裝備和文化消費終端的科技價值,培育更具科技含量的新型文化消費,通過科技提升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功能,創設新場景適應文化消費偏好,積極促進更多具有交互式、個性化、數字化特征的新型文化消費發展。

            人工智能快速崛起,給文化產業生態格局帶來巨大變革。生成式人工智能爆發式增長,互聯網企業相繼推出“文心一言”“通義千問”“混元”等大模型,為文化創作、文化傳播等注入新動能。

            “人工智能技術中的大模型技術目前正在文化產業領域加速探索落地,將其應用于文本創意和寫作中,相當于讓人們能夠擁有一個可以溝通、共創的虛擬助手,可以進一步釋放想象力,提高創作的效率和質量。”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吳曉如介紹。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歐陽雪梅表示,“文化+科技”正全面打通文化創作、消費、傳播等環節,不僅豐富了文化藝術作品的內容與形式,還促進了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加速培育文化領域新質生產力。要抓緊前沿技術,搶抓未來先機,加強技術在文化產業領域的應用;創新管理方式,對數字時代文化新業態、新產品、新型經營模式等采取包容審慎監管的原則,保護新業態發展。

            豐富供給,文化魅力多彩呈現

            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品質文化供給。近年來,文化各領域“爆款”力作涌現,為人們貢獻了豐富多樣的精神食糧——《流浪地球2》《長安三萬里》等電影收獲票房與口碑的雙贏,國產電影類型題材和風格呈現多元化趨勢;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民族舞劇《紅樓夢》等作品深受年輕人喜愛,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游客在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風景區游玩。新華社發

            高品質的文化作品感染人心,充盈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多年來,文化工作者聚焦精品創作,不斷提高創作質量,推出大量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正能量。

            網絡文學與微短劇產業“井噴”式增長,成為近兩年文化產業領域備受關注的現象。

            近日,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發布的《2023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5.2億人;據全國50家重點網絡文學網站數據,網絡文學作品總量超3000萬部。與此同時,網絡文學題材更加多樣化,并更多地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非遺傳承、中國古代神話等元素火熱,體現出消費者的新偏好。

            節奏明快、類型豐富的微短劇也深受市場歡迎。艾媒咨詢《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一批制作精良、品質在線、市場表現喜人的頭部精品微短劇涌現,為行業樹立階段示范標桿,帶動后續作品提質進階。

            與此同時,優質的網絡文學、動漫、影視劇、微短劇、網游等文化產品紛紛走出國門,在全球范圍刮起“中國風”,成為文化出海新的增長點。

            今年上半年,海外視頻平臺上線了中國科幻小說《三體》改編的同名影視劇,播出范圍覆蓋全球超190個國家和地區,向世界展示了中國IP的獨特魅力。今年2月,閱文集團走出國門,在新加坡舉行全球華語IP盛典,發布了2023全球華語IP榜單,榜單中“出海”作品比例近七成。

            這些作品創新了文化表達方式,以多樣化的形式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了更加立體豐富的中國形象。《2023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度,中國網絡文學“出海”市場規模超40億元,海外原創作品約62萬部,海外訪問用戶約2.3億。

            專家表示,在相關產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對文化產品內容質量的把控成為當務之急。要關注作品同質化、缺乏原創性等問題,進一步推動精品化、高品質創作,提高監管水平,把握好內容質量和精神內核。同時,要進一步開拓國際文化市場,推出既有本土市場效應又適應海外用戶喜好的文化產品,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文化品牌。

          84800587 、84800585 版權所有: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312006003 經營許可證:湘ICP證01002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湘B2-20080017 ICP備案號:湘ICP備20006192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金鷹影視文化城 郵編410003 辦公電話:0731-84801916 傳真:0731-84801955 郵箱:2399739646@qq.com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全國新聞記者證管理及核驗網絡系統  網絡警察報警崗亭  網絡警察報警崗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 五月婷婷六月爱|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把女人的嗷嗷嗷叫视频软件 |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好吊妞在线成人免费|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二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国产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avtom影院入口永久在线app| 打扑克又痛又叫原声|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强制邻居侵犯456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 欧美大交乱xxxxxbbb| 伊人色院成人蜜桃视频| 色先锋资源久久综合5566|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91av在线免费视频| 天天色综合天天| 中国嫩模一级毛片|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福利你懂的| eeuss影院www在线观看免费|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网|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91香蕉国产线在线观看免费| 好大好硬好深好爽想要之黄蓉| 中文字幕日韩哦哦哦|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