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主持人馬東的話來說,綜藝節目網絡直播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因為網絡直播貴在真實,“不管什么都不會被剪掉”??梢哉f,真實二字,不僅道出了這種全新跨界新玩法的精髓,而且它還為綜藝節目的發展開辟了新道路:與直播結合,擯除傳統電視節目的窠臼,帶動整個綜藝產業探索更多可能。而8月27日在斗魚直播正式上線的《飯局的誘惑》,同時在線觀看人數高達600萬人,這也讓人們看到跨界組合引領業界發展的新趨勢。

圖1:《飯局的誘惑》與斗魚直播跨界組合,讓綜藝節目更加好玩
綜藝、直播新結合,1+1>2
曾幾何時,提到綜藝節目,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兩個固定主持人加上走馬燈一般輪換的嘉賓,在一起玩游戲或者講故事,觀眾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等節目開播或者在電腦前看回放。但去年,陪伴億萬觀眾12年的臺灣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停播,也讓不少人唏噓綜藝節目是不是也走到了末日黃花的窘境。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傳統電視節目的形式日漸落伍,另一方面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更多、更有趣、更有參與感的娛樂新玩法。
首先,傳統綜藝節目沿襲了電視節目錄播的形式,經過錄制、剪輯,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成品”,和剪輯人員的審美很大程度相關,且觀眾群體巨大,眾口難調,這種日復一日的單向“灌輸式”傳播,早已讓很多觀眾審美疲勞,心生厭倦。其次,嘉賓水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期節目的水準。如果某期節目的嘉賓不善言辭或者備課不足,那么最終“呈送”到觀眾面前的很可能是一場讓人昏昏欲睡的冷場戲。
最后,在這個直播火爆的年代,網絡直播與傳統綜藝的結合,更加順應了這個“互動至上”的時代賦予用戶的參與感和存在感。觀看綜藝節目的用戶,他們更愿意選擇在直播上點贊....來表達自己對內容的切實感受,從此便也告別了守在電視機前的“怒摔杯子”和“獨自尷尬”。
斗魚《飯局的誘惑》的正式上線,解決了傳統綜藝面臨的問題,很可能形成1+1>2的局勢。
好內容也需硬渠道 直播綜藝是大勢所趨
如今,“互動”“參與”“個性化”已經成了網絡時代綜藝節目的標簽,而綜藝與直播相結合也是水到渠成。在這個時代,如果想做好一檔叫好又叫座的綜藝節目,其門檻早不可同日而語,但內容是軟實力,傳播是硬實力,確是雷打不動的真理。

圖2:內容團隊實力不俗,直播平臺實力強大,《飯局的誘惑》想不火都難
要做好內容,就要靠團隊強大的話題制造能力、主持人駕馭全場節奏的能力以及嘉賓的綜合素質。相信沒有這三項軟實力的綜藝節目是沒底氣拿到網絡直播中“貽笑大方”的。
要做好傳播,就要靠網絡直播行業中軟硬實力兼備直播平臺,要有充足的資金做支撐,要有禁得起流量考驗的硬件布局,要有前期積累的大量用戶來捧人氣。
從以上分析看出,《飯局的誘惑》內容方面匯聚了馬東、侯佩岑、蔡康永等一線明星,硬件方面有斗魚直播這家行業領頭羊企業實力擔當,這一軟一硬,相輔相成,斗魚這檔《飯局的誘惑》,想不火都難。
作為國內網絡直播平臺的領軍者,斗魚直播始終致力于布局“直播+”“快樂+”的“雙+”戰略、力求為用戶帶來更多樣化的直播內容和樂趣,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進行內容創新,積極拓展應用場景,開創直播新玩法。它每一次的小創新都帶動直播行業向前跨出一大步,過去如此,現在和未來亦會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