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創產業蹚出“熱辣滾燙”的發展之路,西湖區拿出了“真金白銀”的誠意——昨天上午,在該區舉行的文創大會上,“西湖區文化產業生態”正式發布,并送出一份沉甸甸的“大禮包”,不斷激活西湖文創“一池春水”。
創業啟動資金最高達1000萬元
會上,西湖區推出了文藝發展資金,聚焦院線電影、網絡電影、電視劇、網絡劇、網絡微短劇、綜藝、網絡綜藝等類別的重大題材主題創作,最高補助500萬元;聚焦廣播電視藝術、舞臺藝術、視覺藝術、文學、電影、游戲等6大類別的創作,最高補助20萬元。此外,面向影視(主要是導演、制片人、編劇)、設計、動漫游戲等三大類人才,突破學歷、年齡等方面限制,最高補助8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優質文創人才項目,西湖區給予最高100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資助、500萬元創業貸款貼息和3000萬元科創直投基金投資,并且在安家補助、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醫療服務、文體旅游等方面給予人才激勵保障。
西湖區對于文創人才的重視,去年大火的國風博主“送花姑娘”陳喜悅感受頗深,“去年因為我的個人愛好,開展了一些和傳統文化有關的活動,得到了西湖區的重視,給了我很多助力,為我提供了非常好的創業平臺。”今年春節,她耗時近一個月,在西溪濕地重現鰲山燈棚,同樣火爆“出圈”。
如今,國風博主“送花姑娘”被評為西湖區2023年度“十大文化熱點現象”,陳喜悅還作為文化達人入駐了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今后將助力打造中國式審美的美學空間。
啟動審查中心助力微短劇產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網絡微短劇西湖區審查中心也于昨日正式啟動。今后,西湖區將通過發揮該中心的指導功能,全力推動網絡微短劇發展走向精品化、專業化、規?;?。
今年,西湖區提出了“打造文創高地”的新目標,其中特別提到要搶灘文化直播、微短劇等新興文化產業賽道,推動文創產業向高端化、數字化、國際化發展。
“微短劇是一個新興的賽道,西湖區擁有視聽許可證的影視企業超過400家,聚集了一批微短劇頭部企業,成立網絡微短劇西湖區審查中心,可以更好地服務這些企業。”西湖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韋雋介紹,該中心起到了“劇本醫生”的作用,在創作初期為劇本“把脈”,進一步提高創作效率,提升作品質量。
同時,西湖區也面向社會,同步開展微短劇劇本有獎征集大賽。接下來,該區將進一步聚焦影視、網絡微短劇、電商直播、動漫游戲等賽道,打造更多具有全國影響力、世界知名度的文創名品。
吸引更多優質項目“潮聚”西湖
當天,“西湖遇見敦煌”、綜合音樂產業基地、AME薇劇場、浙影時代·未來影院、如果浙樣·戲劇樂園等一批項目成功簽約。隨著這些優質項目“蜂擁”而至,西湖區將“玩”出文創領域的新內容、新場景。
其中,“西湖遇見敦煌”項目將圍繞大敦煌IP生態,打造集MR教育體驗、敦煌樂高公共藝術、敦煌非遺研學、VR/AR沉浸式演藝、數字展覽、品牌活動、文創商品銷售、敦煌書局、敦煌藝術沙龍等于一體的多功能數字文娛空間綜合體。
綜合音樂產業基地項目包含數字化運營中心、內容制作中心、產業服務中心及人才孵化中心四大板塊,計劃每年打造3—5首爆款音樂版權產品,每年在西湖區舉辦2—3場大型音樂節或潮玩節。
此外,西湖區與浙江省文投集團共同搭建的全面戰略合作也順利落地,眾多平臺借助文創大會的東風,實現了強強聯合。
當前,西湖區集聚了文化企業近2萬家,華策、宋城、藍天下等老牌企業留戀扎根,小影科技、咪咕數媒等新生力量紛至沓來,蔡志忠、麥家、吳海燕等名流大師、網絡名人也以西湖區這方水土為創作靈感,持續推出佳篇名作,不斷增強西湖區的文化“軟實力”。
眼下,西湖區正錨定打造“文創高地”的目標,聚焦科技賦能,借助“藝術村長”力量,加快建設藝創小鎮、龍塢茶鎮,留下古鎮、三墩五里塘等歷史街區,轉塘、曙光路等藝術街區,文三街、天目里等國際街區,為文化呈現提供豐富的平臺載體,推動西湖文化穿越古今,吸納越來越多的藝術目光關注西湖,為文創產業注入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