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天沒有卸妝,月拋戴了兩年半。”近日,一曲以白領“加班”生活為主題的《感覺身體被掏空》在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平臺持續刷屏。這首網絡歌曲以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葛優同款“北京癱”的搞怪體態、描述“加班”生活常態的“魔性”歌詞,被一眾網友熱捧為“洗腦神曲”。
近年來,諸如《小蘋果》《我的滑板鞋》等“神曲”頻現,屢屢引爆網絡輿論場。“神曲”如何走紅?以《感覺身體被掏空》為例,其一方面植入了大量網絡文化流行元素,自帶戲謔、惡搞的傳播屬性,同時亦契合了眾多網友“拒絕加班”的社會心理,因此能瞬間激發社交媒體用戶的傳播熱情。
多渠道組合傳播
7月27日9時30分許,《感覺身體被掏空》在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及相關視頻網站上同步首發。經過短短數天的發酵傳播,公眾號該帖閱讀量早已突破10萬+,后臺粉絲增長上萬人。
在新浪微博,截至7月31日11時,相關話題“感覺身體被掏空”的閱讀量則達到3.4億,討論量也高達20萬;微博秒拍視頻播放量接近3000萬,轉發超15萬次。這首“神曲”迅速成為霸占輿論高地的“爆款”。
“不要加班,不要加班。”該“神曲”圍繞著年輕人生活中的種種壓力與煩惱瘋狂調侃,有網友對此評論:“歌詞看似漫不經心,詼諧幽默,實則道出了許多人的心中苦水,觸發共鳴,直指人心。”
同時,該“神曲”甫經推出,自媒體便紛紛跟進轉發,促進了其后續傳播。7月27日上午,杜蕾斯官方微博“@杜蕾斯”發布了一張海報,主題便是“感覺身體被掏空”,海報下方則貼出了彩虹合唱團的LOGO。微信公眾號“同道大叔”,則于7月28日下午發布了與彩虹合唱團合作的“當加班狗遇上十二星座”主題視頻,用十二種演唱方式表達了十二星座各自的加班心聲,該視頻亦在短時間內被大量轉發,閱讀量超過了10萬+。
戳中“笑點”與“痛點”
“該‘神曲’的走紅,離不開對網絡流行文化元素的信手拈來。”有評論認為,歌名“感覺身體被掏空”本身就是一句網絡流行語,借勢網絡流行文化,自帶戲謔、惡搞的傳播屬性,貼近了網民內心。有網友從該“神曲”技術層面分析認為,對于聽膩了標準化的流行音樂產品的公眾而言,交響樂、大合唱的演繹方式是新鮮的,與加班主題、無厘頭式的“魔性”歌詞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營造了雅俗共賞的驚奇感,帶來了出其不意的視聽沖擊感。
通過分析類似的網絡“神曲”,可以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即“對一本正經的藝術形式的反叛,對公眾社會心理、獵奇心理和鑒賞喜好的迎合”。
以《感覺身體被掏空》為例,這首歌圍繞加班這個話題,極易引發城市人群共鳴。“沙發是我港灣,肚子空空,畫餅做夢,如何放輕松?”等歌詞在戳中網絡用戶“笑點”的同時,也戳中了用戶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