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11月20日電 11月18日,第二屆華語紀錄電影大會新片推介會在珠海召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姚永暉,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曹俊,珠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談靜出席推介會,《大眾電影》雜志社社長鄭陽主持活動。
曹俊在致辭中表示,用影像記錄時代,打造無愧于初心的作品,傳遞正能量,推動文化繁榮,是新時代紀錄電影人共同堅守的責任與使命。大會舉辦新片推介會旨在積極為優秀紀錄電影和紀錄電影人搭建全新展示平臺,匯集資源、調動力量,激勵創新、打造精品,推動更多優秀紀錄電影走進院線。希望紀錄電影作為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讓人民從紀錄電影中領略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感受新時代中國日新月異的面貌和自強不息的精神,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上述活動集中推介了包括全景式回顧“一帶一路”倡議偉大構想的《大道十年》、關注藝術體操運動員命運交織的《一百五十秒》、記錄新疆棉農辛勤勞作與生活的《地上的云朵》、講述不同國家文化背景下孩子們求學之路的《上學路上之山海無阻》等11部即將推出的紀錄電影。電影主題各異、風格多樣、內容豐富、意蘊深厚:既關注小人物的悲歡命運,也展現大國宏偉力量;既觀照世間萬象,也感懷風云激蕩。一幕幕宏大敘事與人間煙火交相輝映,使命堅守與執著奮進感人至深。
電影《大道十年》總導演為于鵬、李誼,總制片人、總策劃人為朱勤效、張海霞,該片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出品,中央新影集團、絲路規劃研究中心、華大集團、波司登集團聯合攝制。影片用發生在世界各地充滿異域風情、人物生動、情緒飽滿的精彩故事,串聯起“一帶一路”倡議各共建國家,以“硬聯通”“軟聯通”“心相通”的不同形式,共謀發展、共建繁榮,利益與共、命運與共的十年發展歷程。據該片執行總導演張寧介紹,影片力求宏大視角與故事化講述方式有機融合。在片中觀眾將看到印尼雅萬高鐵的設計師和當地合作伙伴在密林穿行勘測;希臘比港新入職的多希娜被港口見聞震撼;巴西美麗山特高壓巡線員克服恐懼,攀上了高高電塔;廈門臺商借助海鐵聯運拓展了自己石材生意;德國華商因為中歐班列業務激增,新租了海關監管倉;埃及商人在德化完成了定制結婚禮瓷的訂單;英國小伙見證了波司登倫敦旗艦店的波折和繁盛;塞爾維亞姑娘成功加入了華大算法團隊;恢復了學業的老撾少女森,向往坐著中老鐵路走出大山去看一看。
電影《一百五十秒》總導演為楊少博,由陜西醒山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西安廣播電視臺藝術中心有限公司制作出品。影片講述了一支正在備戰全國比賽的藝術體操團隊,在賽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傷病讓這個對配合度要求非常高的集體項目,不得不在大賽前頻繁換人。新人文文的加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即將退役的隊長連連因為傷病,最終放棄參加決賽的機會。兩個姑娘在備賽過程中命運的交織,展現出她們在傷痛與夢想、關懷與摩擦、集體榮譽與個人追求等困境中做出的堅定選擇。
記錄新疆棉農的辛勤勞作與生活的《地上的云朵》,總導演為劉幗軼,總制片人為劉洋。該片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制作出品。影片以直接電影方式深入拍攝新疆棉農的辛勤勞作與生活,歷時數月,沉浸式融入,真實反映了棉農的喜怒哀樂,生動展示了民族地區的風土人情。
記錄獨自一人徒步穿越南極大陸的影片《光語者 獨步南極》總導演為李寶玖,該片由北京極光映像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大地與山科技有限公司、君合峰創(深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廣播集團有限公司制作出品。
影片《她是紅線女》總導演為鄧原、潘鈞,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指導,廣州市廣播電視臺、紅線女藝術中心聯合出品。該片多層面全景式記錄了紅線女一生踐行著忠于黨、忠于粵劇、忠于人民的藝術足跡,同時展現了嶺南文化、粵劇藝術的深厚底蘊與強大魅力,跟隨紅線女生前的步伐,共同踏上踐行理想信念的人生旅程。
講述不同國家文化背景下孩子們求學之路的影片《上學路上之山海無阻》總導演為范立欣,由北京欣欣向陽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制作出品。該片通過全球不同角落的四個小朋友的真實影像,展現他們每一個小小身軀穿越險阻,勇敢求知,一步步靠近心中夢想的求學故事。這一段求學之路也正是他們在改變命運的人生之旅中,每天都需要面對的挑戰。壯闊的自然美景、豐富多彩的國家文化背后,是這些孩子們樂觀積極、充滿希望的生活態度。
追憶京劇大師程硯秋藝術人生的影片《百年程派》總導演為范立欣,由北京欣欣向陽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制作出品。影片以新一代的京劇愛好者為敘事主體,以當代年輕人的視角來探尋,追憶京劇大師程硯秋的藝術人生,并向觀眾展示京劇程派藝術的魅力。這是一場時代與時代的對話:京劇藝術大師的精神在百年歲月的洗禮中歷久彌新;年輕人則為國家的未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該片已入選2022年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重點項目、中宣部2023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推動影視產業發展項目。
記錄八卦樓文物建筑修繕過程的電影《八卦樓》總導演為金霞,由廈門市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廈門廣播電視集團、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聯合出品,發現紀實傳媒承制。影片以八卦樓為支點,紀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核心要素之一的八卦樓文物建筑修繕過程,將這棟建筑背后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一一呈現,并由此折射出廈門鼓浪嶼在近代中國百余年來所經歷的風云激蕩,以及由這片土地孕育出來的一代代面向海洋的人們,如何以一顆赤子之心,深情守護自己的家國故鄉。值得一提的是,該片運用XR拓展現實技術,呈現跨越百年不同歷史時期的影像風貌,在國內紀錄電影中尚屬首次。
描繪人與天鵝和諧共處的電影《呼吸·天鵝湖畔》,總導演為井建民,由山東火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廈門紅海螺影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影片以榮成天鵝湖為切入口,以濃郁的膠東風情為基調,講述“人與天鵝”“人與自然”的故事,呈現人與天鵝和諧共處的美景,呈現人性的淳樸和美好。大天鵝保護中心的劉志斌,在保護天鵝和天鵝相處的日常工作中,也治療著內心的傷痛,實現了人與天鵝情感的雙向奔赴。
展現祖國北疆壯美遼闊的電影《生命線》,總導演為郭本敏和陳陽,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內蒙古烏蘭新影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巴彥淖爾廣播電視臺制作出品。該片是一部反映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展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內蒙古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為重要內容,立足祖國北疆面向全球展現中國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高質量發展的生態題材紀錄電影。內蒙古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地理地貌使這里自古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熱土,內蒙古長期擁有“模范自治區”的崇高榮譽,是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的生命線,是中國北方生態的生命線,這片熾熱的土地和這土地上發生的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構成了一道穿越永恒的生命線。
講述深圳各行各業普通人故事的電影《滾燙年華》,總導演為王紹涵、劇璽博和幸運,由深圳市總工會出品,財新創意(深圳)有限公司制作。影片以四個篇章式的結構講述了8個處于深圳各行各業普通人故事。當一個倉管員每天堅持寫詩,當一個程序員在業余講起了脫口秀,當智能機器人開始朝著銀發市場邁進,當新來的一批別畢業生加入了基層工會,當年輕母親想著如何能擁有一張城市戶籍,當留守兒童打破了一個家庭的寧靜,當老去的特區打工妹希望能組織一場40周年的工友聚會,當一個建筑工程師開始回憶自己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的記憶。無論當下與過去,他們都生活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