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廣電藍皮書)都會對上一年度的廣電事業產業發展進行全面準確的深入分析,是中國唯一具有政府背景的廣電行業年度發展報告,國家和省級政府主管部門及中央和地方廣電機構提供權威信息和數據支持,是研究中國廣播影視發展改革的權威平臺,了解中國廣播影視實踐進程的重要窗口。
今年的廣電藍皮書將由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于7月末推出。在今年,廣電藍皮書新增重要板塊“綜述報告”一章中,特別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廣電發展亮點作了綜合盤點。記者提前摘編了這一部分,以饗讀者。
一、四川省廣播影視發展亮點
四川省廣播影視系統全面加強四川新形象宣傳,改進創新創優機制,注重民生工程建設,在應急廣播試點建設、精準扶貧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1.推進應急廣播工程,建立協調聯動機制
總結借鑒近年來重大地質災害的應急管理經驗,四川局成立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全省21個市(州)相應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專人負責具體工作,建立工程定期通報制度。
加強建設規劃,完善技術標準,省本級應急廣播平臺在全國率先完成建設,17個試點縣完成縣級應急廣播平臺物理搭建。
注重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探索建立適合省情的廣播電視應急信息采集發布機制。建立省市縣廣播電視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工作機制和協調聯絡機制,打通預警信息發布通道,建立健全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及時發布和通報氣象、交通、水文等信息。
2.品牌節目影響廣泛,影視創作精品迭出
以“解讀四川三部曲”《蜀道》《川魂》《從悲壯走向豪邁》及《天府》為代表的精品紀錄片、以《壯士出川》為代表的精品電視劇產生廣泛影響。
《我知道》獲得總局2014-2015年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欄目,《萬萬沒想到》獲得全國優秀電視欄目創新欄目10強稱號。
3.實施廣電精準扶貧,科學管理規劃項目
編制《四川省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扶貧專項實施方案》,全面調查168.48萬戶貧困戶的廣播電視收視收聽情況,以及88個縣、2373個鄉鎮、11501個村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基礎設施和服務現狀,按照精準扶貧要求,制定專項規劃和實施方案,落實到點,細化到戶。實行盲戶銷號,做到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直至盲戶全面消除。
開發了“四川省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扶貧工作管理系統”,建立省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扶貧工作數據庫,提高了科學管理水平。
二、貴州省廣播影視發展亮點
貴州省廣播影視系統立足弘揚傳統文化,創新節目表達,講好中國故事;大數據產業項目享譽全行業。
1.“最愛是中華”受到熱捧,好故事展現心靈之美
《最愛是中華》是貴州衛視打造的一檔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核心內容的大型益智類節目。2015年1月推出第二季,被總局評為全國創新創優品牌節目。在臺灣中天電視臺正式播出后,受到臺灣同胞的熱捧,成為大陸第一個登上臺灣電視屏幕的國學文化類節目。
《故事中國》是一檔故事分享節目,以普通人為主角,講述他們的成長歷程和夢想追求,被騰訊等各大門戶視頻網站在首頁轉載,網絡點擊量破千萬,總局《監聽監看日報》以“用中國好故事展現心靈之美”作了專題點評。
2.啟動大數據產業項目,助推傳統媒體轉型
貴州廣電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牽頭開發建設中國文化(出版廣電)大數據產業項目及配套產業項目,總投資約300億元,構建廣電融合網(有線、無線、衛星、互聯網)、廣電融合智能終端平臺、大數據中心和廣電金卡四大基礎設施平臺,并在此基礎上開發建設“國家數字音像傳播服務平臺”和“中國廣電網絡新產業”兩大系列項目,即“版權云”和“廣電云”。
“版權云”構建國家所有音視頻內容傳播監管服務平臺,包括交易保障系統、內容存儲系統等。“廣電云”將基于廣電網絡的在線購物、在線教育等多個新業務,集成在一個廣電平臺上,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優質服務。該大數據產業項目在全行業產生廣發影響。
三、云南省廣播影視發展亮點
云南省廣播影視系統著眼于邊境區位特色,完成亞廣影視傳媒中心綜合業務區項目建設,與東南亞多家影視機構及媒體建立“南絲路影視聯盟”,發揮了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功能。
1.構建“南絲路影視聯盟”,大力服務“一帶一路”
云南廣電傳媒集團與東南亞多家影視機構及媒體構建“南絲路影視聯盟”,充分利用云南臺國際頻道對外傳播平臺的獨特作用,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云南魅力,服務“一帶一路”,大力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國際頻道主打用老撾語播出的《中國劇場》《中國農場》《中國動漫》及《中國味道》4個欄目,下一步還將使用越南語、柬埔寨語、緬甸語、泰語等語言譯制為不同的版本播出。
周播旅游節目《泰好玩》主打周末晚間。跨國春晚項目《中柬情·合家歡》在當地影響廣泛。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文化藝術節影響力不斷增強。
2.拓展內容傳播渠道,全媒體全天候互動
與優酷土豆、愛奇藝等國內主流視頻媒體保持密切合作,為大型季播節目和重點欄目開設視頻專區。
《中國燈謎大會》在微信、微博平臺上全天開通了線下猜燈謎、贏大獎的活動。首輪大劇《神探包青天》試用微信電視搖一搖互動推廣,開播當日,互動點擊量達到580萬。
《勇者奇兵》微博話題閱讀量1.2億,微博話題閱讀量124萬。騰訊視頻、樂視、搜狐等視頻網站《勇者奇兵》正片點擊播放量1.4億。
3.云視網為多彩云南增色,手機臺打造新媒體平臺
云南網絡廣播電視臺目前主要運營云視網(Web端)和云南手機臺(移動客戶端)兩個互聯網平臺。
云視網作為云南臺具有視聽特色、臺網互動的綜合性新聞網站,可針對各類大型活動、特別報道提供全方位的遠程視頻直播。
云南手機臺作為云南網絡廣播電視臺主營的新媒體平臺,月均獨立訪客約58萬人,月均瀏覽次數92萬次,月均訂購用戶數約1.2萬人。
四、西藏自治區廣播影視發展亮點
西藏自治區廣播影視系統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強民族團結,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緊緊圍繞全區發展穩定大局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扎實推進事業產業發展。
1.抓好50周年大慶宣傳,內容豐富效果突出
為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西藏人民廣播電臺開展《感受滄桑巨變傾聽幸福心聲——全國廣播記者西藏行》大型采訪活動,在中央兩臺及各省市區臺新聞頻率中同步推出。
慶祝大會當天,開設直播節目《歡騰的高原》,全臺5套廣播節目用藏漢兩種語言并機同步現場直播慶祝大會盛況,創造了西藏人民廣播電臺直播時長累計達32小時的歷史記錄。
中國西藏之聲網推出《歡歌五十年——熱烈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專題PC版和手機WAP版,點擊量接近2.5萬次。
西藏電視臺播出了宗教政策、生態保護政策等綜述性報道;大型系列報道《中國夢·西藏腳步》、微紀錄系列片《50年最美印記》、綜述性主題報道《50年巨變西藏》全面反映了西藏50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地市廣播電視臺也開展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大慶宣傳。
2.推進媒體建設,提升傳播能力
一是做大做強傳統媒體。西藏人民廣播電臺藏語科教廣播接入西藏廣電有線網絡正式開播;西藏電視臺10+2訊道高清電視轉播車投入使用;西藏衛視完成改版,推出全新欄目節目。
二是臺網融合向縱深發展,中國西藏之聲網與廣播電視節目融合更加緊密;西藏電視臺成立大采訪中心,搭建全臺新聞資源共享平臺;電視臺官方微信平臺正式上線運營。
三是廣播影視傳輸覆蓋進一步擴大,持續加大對中波臺、調頻臺、電視轉播臺投入力度;成立公共廣播電視頻道,七地(市)自辦廣播電視節目通過上星覆蓋鄉(鎮)、村、戶的技術方案通過總局審批。
3.堅持新聞立臺,打造特色佳作
西藏人民廣播電臺《西藏新聞聯播》全年藏語(包括康巴語昌都新聞)編發稿件5400余篇,上傳中央電臺藏語頻率成品節目1000余小時。西藏電視臺《西藏誘惑》《在西藏》等欄目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推出藏語廣播劇《金色太陽》《口述西藏》以及《西藏,一個隆起的神話》等大型人文紀錄片、《西藏新畫卷》等大型政論片、《高路入云端》電視文獻紀錄片,制作發行《新年來了》大型動漫劇。
首屆“西藏拍客”網絡影像節,征集入圍視頻作品24部、攝影作品200幅;《顛球—雪域律動》微視頻點擊量達到18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