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讓人們看到幸福幻象破滅后女性的積極反擊方式,為困于不幸婚姻中的女性帶來勇氣的同時,《好事成雙》也在自己的影像文本里,細膩地描述了全職太太被壓縮的生存空間。
■ 鐘玲
當丈夫有了婚外情,妻子該怎么做?
是將婚姻“闖入者”暴打一頓,再對丈夫一哭二鬧三上吊糾纏不休?還是不吵不鬧地搜集證據(jù),以保障離婚時自己的應有權益?哪一種才算“姿態(tài)好看”,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標尺,但《好事成雙》里的主人公林雙,應該是頭腦清醒又睿智豁達的,她用自身經(jīng)歷告訴人們:人生不止一種可能,無論選擇哪一條路都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由中央電視臺、西嘻影業(yè)出品,楊曉培擔任藝術總監(jiān)、總制片人,滕華濤擔任總監(jiān)制及總導演,張小斐、黃曉明、張嘉倪、李澤鋒等主演的電視劇《好事成雙》已于本周開播。這是一部以女性視角為切入點,關注都市女性困境、詮釋女性成長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劇。在“她視角”持續(xù)霸屏的近幾年里,全職太太的逆襲被廣泛關注,其敘事陣地之廣,涵蓋大女主劇、女性群像劇以及各種家庭倫理劇、都市生活劇。
將全職太太作為敘事主體,圍繞女性困境展現(xiàn)她們如何選擇屬于自己的人生,其創(chuàng)作思路容易陷入同質化:在走出婚姻后,曾甘心退居家庭的女性從職場再出發(fā),經(jīng)過歷練終獲得事業(yè)與情感的雙豐收。但相同的困境下,《好事成雙》如何將全職太太的涅槃講出花樣與新意,令人們產(chǎn)生共情繼而認同其觀點輸出呢?
《好事成雙》的確讓人有一點驚喜,開篇就讓人始料未及——
既沒有痛不欲生,也沒有一蹶不振,林雙在察覺到丈夫衛(wèi)明出軌后,首先選擇的是接近介入者江喜,并策反江喜成為自己離婚的“神助攻”。此后,林雙在自己的“重生”過程,救贖自己的同時,也幫助江喜看清衛(wèi)明的“渣男”本質從而迷途知返。
《好事成雙》為全職太太設定的重生軌跡,爽嗎?爽!不過,這種快感,并非依賴最終的理想結果,而來自林雙從一開始就存在的對于自我、丈夫、家庭、婚姻的清晰認知,當婚姻危機出現(xiàn)時,她不糾結過往,也不做無效的掙扎,行動能力全部用來自救。
這太難得了!
無論是在影視劇還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大多習慣了既定生活秩序,很容易喪失對失序的抗爭,但《好事成雙》里的林雙看起來安靜淡泊實際上是個狠角色,清醒到?jīng)]有因為婚姻變故就失了方寸。她對情感變故的反擊,是不管內心多痛苦都能勇敢直面真相,迅速地精準分析離婚的利弊和自己的訴求,將心力投向維護自己在婚姻中的合法權益上:重返職場,是為經(jīng)濟獨立可以增加獲得女兒撫養(yǎng)權的籌碼;搜集丈夫出軌和轉移婚內財產(chǎn)的證據(jù),是為爭取原本就屬于她的那一部分利益。
直面生活的勇氣、走出“圍城”的魄力、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重啟人生的智慧,在林雙的身上被呈現(xiàn)得淋漓盡致,也正因為如此,她才可以在“大廈將傾”時隱忍不發(fā),一步一步地打破從全職太太到職場女性的壁壘,反轉自己的人生。
氣場全開的女性形象,在近幾年的各種文學、影視作品里備受青睞,而林雙這類女性,卻以看似柔弱的外表和堅韌的內心,令人對她心悅誠服:與“對手”對弈,每一次都能占據(jù)上風,一語便可擊中對方要害,減少了受害者承受種種委屈而給代入感強烈的觀者所帶來的內傷,看她理性克制自己的怒火,句句直陳真相令對方陷入沉思的一次次駁斥,實在覺得痛快淋漓。
那么,《好事成雙》只是爽文嗎?
不。
在讓人們看到幸福幻象破滅后女性的積極反擊方式,為困于不幸婚姻中的女性帶來勇氣的同時,《好事成雙》也在自己的影像文本里,細膩地描述了全職太太被壓縮的生存空間——
林雙的生活細節(jié)是這樣的:當孩子生病時,只有她一人面對,即便自己也在發(fā)燒,她也只能一人擔當起母親的責任;當她向一夜未歸的丈夫講述她帶孩子看病的經(jīng)歷時,對方只會責怪她為何讓女兒生病,卻對她并無安慰;當她質疑丈夫出軌時,他從掩飾、撒謊到氣急敗壞,反將過錯推在她的身上;在家庭結構里,被美其名曰為一家之主的她,卻并沒有決策權,共同財產(chǎn)會被丈夫轉移,公婆也絕不會站在她的立場為她說話……
這是看起來衣食無憂的林雙,那些看得見的困境。然,林雙之境遇,或是現(xiàn)實里的全職太太們都有可能會經(jīng)歷的:全時待命,相夫、教子、持家,但被瑣碎的生活割裂時間與失去自由的結果,是無論丈夫與公婆,還是昔日的同學與同事,都很難給予其理解與尊重,當唯一的籌碼愛情消逝,想重回職場卻“道阻且長”。
很現(xiàn)實,也很真實;既考驗愛情,也考驗人性。
這是虛構劇情的《好事成雙》所帶來的現(xiàn)實意義,它一定程度上重現(xiàn)了全職太太這一女性群體的真實生存狀態(tài):尊嚴被剝奪、價值被否定、奉獻不被認可、付出無法量化。林雙的一句“無薪,以愛之名”,就是對這個群體為家庭犧牲所付出的代價最貼切的注釋。 林雙用自己的經(jīng)歷提醒每一位選擇成為全職太太的女性,需要正視的風險和可能面對的未來。
當然,這種家庭分工模式為女性帶來的風險,同樣適用于男性,盡管在中國全職照料家庭的男性并非主流。
不渲染苦情、不販賣焦慮,在婚姻的多種樣貌下,林雙從前與此后的選擇都只是無數(shù)生活狀態(tài)下其中一種典型,但她是一個很好的勵志樣本:即便在做全職太太時,她也沒有將自己的角色只嵌入孩子的母親、父母的女兒、丈夫的妻子等身份認同里。相反,她足夠自我,更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家庭變故。
林雙的生活法則也許不適用于每個女性,藝術作品里的事業(yè)與情感均邁向理想結局也無法指代現(xiàn)實,可是她在生活的驚濤駭浪里的掌舵與揚帆,至少詮釋這樣的人生真諦:生活沒有魔法,自強才是女性的救贖之翼。
無論,如今的你,正處于何種生活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