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下午,北京南鑼劇場,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創排的“北京丫丫”成長三部曲開啟三戲連演。在6個多小時的演出中,劇場里的小觀眾們完全沉浸在“北京丫丫”的世界里。這場“兒童戲劇馬拉松”通過拉長劇間休息時間、為孩子們進行“戲劇扮裝”和前往南鑼鼓巷進行民俗游覽等方式,豐富了孩子們的觀劇體驗,提升了戲劇的感染力,讓這一兒童劇演出的新嘗試獲得成功。

“北京丫丫”成長三部曲《耗子大爺起晚了》《花貓三丫上房了》《土狗老黑闖禍了》改編自京味兒作家葉廣芩近年來創作的同名兒童文學作品,以上世紀50年代的北京為背景,講述了北京小妞丫丫純真、美好的童年故事。3部兒童劇于2021年至2023年依次與觀眾見面,已相繼演出超過60場,實現了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
總導演、總編劇王澤說,2020年創排之初,他就找來小說《耗子大爺起晚了》翻看,邊讀邊感動得流淚。“原著是散文體小說,改編時難度最大的是要原汁原味地呈現原著,用孩子的視角將他們看到的世界表達得充滿詩意。”他曾拉著劇組人員深入頤和園以及有北京特色的胡同采風,最終將文學作品改編為目前這種親切而靈動的舞臺劇樣貌。
國家一級編劇歐陽逸冰認為,這三部曲牢牢把握住兒童劇創作的根本,用兒童思維感知世界、觀察世界、表現世界,注重挖掘兒童心理的奧秘。如在《土狗老黑闖禍了》中,丫丫的手指頭不小心插到椅子的窟窿眼兒里拔不出來,她七哥拿把鋸子準備鋸開椅子,但聰穎、生活能力強的李德利拿來香油潤滑,幫丫丫把手指頭拔了出來。當丫丫和她七哥感謝、贊揚李德利時,李德利頭也不抬,一溜煙跑了。“他沒受過表揚,所以受表揚感到很難為情。這讓觀眾看到了李德利天真、純潔、美好的心靈。”歐陽逸冰說。

兒童戲劇作為美育的一種形式,是對兒童的審美教育、情感教育,也是使孩子們想象力更加豐富的教育。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駐會副會長萬麗君認為,在這三部曲的3個主要場景——頤和園、胡同、學校中,丫丫得以全面成長,“頤和園里的丫丫體會到與親人分離的寂寞、惆悵,胡同里的丫丫在玩鬧中學會理解、承擔,學校里的丫丫開始建立友誼、關照伙伴。小觀眾在與丫丫的共情中,懂得了親情、友情的重要”。
這三部曲傳達了鮮活的北京風土人情。看這3部戲時,就像一幅北京風情畫在觀眾眼前徐徐展開,一群孩子在其中肆意地跑跳、天馬行空地玩耍,樸實又令人感動。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副研究員白帆認為,這三部曲巧妙地將剪紙、戲曲、民樂、珠心算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蘊藏于兒童戲劇之中,堅定少年兒童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北京兒童藝術劇院是胡同里的劇院,是帶有京味兒的、質樸溫暖的劇院。”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董事長董寧表示,“對‘北京丫丫’成長三部曲這樣的現實題材作品的深耕,進一步提升了北京兒童藝術劇院的文化特質和戲劇特質。我們所做的,就是‘一切為了孩子’。”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