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業態精彩紛呈 數字技術推動文化創新
          2023-07-14 11:11 來源: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23/07-14/10042689.shtml
              在北京,始建于1452年的隆福寺,正在成為集劇場、美術館、共享辦公區于一體的文化新空間,提供創新的文化內容和多元的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在西安,位于曲江新區的“長安十二時辰”街區,通過給現實空間注入相關影視元素,打造由“熱門劇集+沉浸式娛樂+主題餐飲+國潮產品”組合而成的新消費綜合體;在深圳,位于龍崗區的甘坑“客家小鎮”,依托特色客家文化資源,推出了一系列內涵豐富的文旅項目……
           

           

            隨著數字技術全面賦能文化產業,一批文化新業態應運而生,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促進了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消費潛力加快釋放

            文化新業態發展已經駛上快車道,保持著強勁的增長態勢。6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表《2022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情況報告》。這是國家統計局首次以報告的形式發布文化產業年度統計數據。報告顯示,隨著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深入實施,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業態行業快速發展,已成為推動中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022年,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50106億元,比上年增長6.7%,增速快于全部文化產業5.7個百分點。文化新業態行業營業收入占全部文化產業營業收入的30.3%,占比首次超過30%,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這些數據也和不少從業者的感受比較接近:近幾年數字文化資源規模化、集成化進程明顯提速,數字文化產業發展動力強勁。

            “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文化消費潛力加快釋放,文化新業態引領作用增強,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文化企業營業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高級統計師張鵬表示。

            數字技術推動文化創新

            如今,人工智能、虛擬現實、5G、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迅速發展,不斷豐富人們對于文化的感受體驗。

            比如,央視春晚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既暗藏千里江山之綺麗,又讓人們有了全新的體驗;敦煌研究院推出的“數字藏經洞”,運用數字孿生技術、3D建模技術、4k高清渲染等數字技術復刻石窟和壁畫,在一塊屏幕上就能呈現敦煌文化的厚重與博大;騰訊的“數字長城”運用高精度掃描建模、數字測繪、實時渲染等數字技術,在手機上還原長城的雄偉與豪放……數字技術,催生著一道道前所未有的文化景觀。

            數字技術全面賦能文化產業,文化新業態不斷發展壯大,不僅改善人們的文化體驗,促進相關文化消費,也有力推動中國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

            在全新產業形態背后,文化企業也在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比如,2022年,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1529億元,比上年增長6.4%;與此同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達到46萬人,比上年增長11.4%。

            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祁述裕看來,人工智能、虛擬現實、5G、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共同構成推動文化創新的技術矩陣。“其中,虛擬現實極大提升了文化的表現力,人工智能促進了文化體驗的交互性,5G連接起海量的文化數據資源,大數據實現文化內容的圖譜化和可視化,物聯網使文化場景更具感知力。文化新業態憑借這些數字技術的應用,打破時空限制,為受眾帶來全新文化體驗。”

            吸引年輕人熱情參與

            層出不窮的文化新業態,正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西北湖旁,花園道藝術商業街內,一家家個性十足的“網紅”店鋪吸引著絡繹不絕的市民。這個曾經的中南汽修廠一度破敗不堪,而今,當地通過改造,將過去的廠房改造成了藝術文化商業街區,成為武漢引領時尚、創意潮流的一個地標。

            在北京,很多人來到“發現·北京中軸線”展覽,通過虛擬現實互動,登臨虛擬鐘鼓樓,遠眺南北中軸線,并且通過50余張數字衛星照片直觀感受北京中軸線與北京城市空間的發展變遷。觀眾面對如此場景,不禁浮想聯翩。有網友看完后感慨:“很震撼!祝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

            新業態帶來的新體驗,正成為文化、旅游等發展的新引擎。以沉浸式業態為例,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全國文化和旅游市場加速回暖,沉浸式業態跑出了加速度,成為培育新型業態、拉動文旅消費的重要力量。

            面對方興未艾的文化新業態,越來越多年輕人正參與其中,為人們生產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不管是依托區塊鏈技術實現的“國家寶藏”數字藏品,還是利用3D打印技術生產的各種“國寶級文物”相關文創產品,都吸引著年輕一代的參與熱情,許多人主動成為傳統文化工作的后備軍和新生力量。

          來源:中國新聞網

          84800587 、84800585 版權所有: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312006003 經營許可證:湘ICP證01002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湘B2-20080017 ICP備案號:湘ICP備20006192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金鷹影視文化城 郵編410003 辦公電話:0731-84801916 傳真:0731-84801955 郵箱:2399739646@qq.com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全國新聞記者證管理及核驗網絡系統  網絡警察報警崗亭  網絡警察報警崗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 国产一区二区小早川怜子|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日韩内射美女片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一个人免费观看日本www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亚洲毛片免费观看|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看全色黄大色黄女视频| 国产三级理论片| 婷婷六月丁香午夜爱爱| 夜夜橹橹网站夜夜橹橹|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蜜芽|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久草视频在线免费| 欧美黄色免费看| 免费黄在线观看| 色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69视频免费观看l| 大胸年轻的女教师5中字| 三级4级做a爰60分钟|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欧美高清性XXXXHDVIDEOSEX|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99|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久久6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