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api醬引爆朋友圈的時候,優酷土豆和阿里巴巴在背后偷偷地笑了。
這不是“螳螂撲蟬,黃雀在后”的故事,但一樣讓眼下格局未穩的視頻行業焦躁不安。搜狐視頻推出了網生內容為主題的自媒體新平臺戰略,百度分拆百度視頻,融資10億元祭出PGC的大旗......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景象形容此刻的視頻業并不為過。
PGC是一個風口。尤其是在優酷視頻、搜狐視頻、樂視相繼嘗到了PGC的甜頭后,他們更是要撫慰下這些年來高價版權戰帶來的傷疤。甚至可能的是,利用PGC反向輸出給傳統的影視業。做了這些年影視業的搬運工,有機會反客為主了。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視頻公司都會在PGC上豪賭。除了權衡既有戰略布局外,還要受制于企業的成長基因,就好比mmorpg網游公司并不一定能做好webgame一樣。百度的做法是:愛奇藝管理層MBO后發力在線影視娛樂內容;糯米電影主打“電影+演出生態”;百度視頻則剝離母體獨立融資,專注PGC內容平臺。
分拆視頻
在李彥宏和龔宇聯手MBO愛奇藝后,百度馬不停蹄地分拆了百度視頻,并且獲得新文化、賽富基金等機構近10億元的投資。
這是繼百度外賣、91桌面、百度音樂之后,百度“航母計劃”的又一新動作,是百度主導一個開放投資生態的體現。百度對外投資的同時,也開放了自己優質的資產,接受外部的投資。在剛剛結束的百度Q1財報電話會上,李彥宏重點提到航母計劃在過去一年陸續釋放百度外賣、百度音樂、作業幫、91桌面和最新的百度視頻等項目,幫助百度激發潛力,給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
聚焦到百度視頻上,獨立運營后給自身帶來的想象空間更大。按照新文化5億元入股小度互娛(百度視頻的運營主體)17%-22%的股份來看,百度視頻此輪的估值大約在23億元-30億元之間。
這個估值雖沒有愛奇藝、優酷土豆的估值高,但對于第一次引入外部融資的百度視頻來說已然是個不錯的開始。投行人士如此評價:“融資和交易是公司估值的重要參考,但并非全部,所以在估值百度視頻這類還在成長中的企業時,更應該將目光聚焦在公司的內外在價值上,估值高低也應順應公司發展需求。”
說到底,百度視頻還是個成長型企業。與已經在資本市場取得估值的優酷土豆相比,其模式就有著本質的區別。最為直接的表現是,優酷土豆依然是一家虧損的公司,而百度視頻已經通過搜索聚合的業務實現了流量變現且保持盈利。所以,雙方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并沒有直接可比性。
此前可參考的快播、迅雷、360影視都有了截然不同的命運。“始作俑者”的快播受到了“正義”的制裁;迅雷旗下的聚合業務運營者迅雷看看被整體出售給響巢國際,現已更名為“響巢看看”;360影視近期鮮有的動作是邀請了李湘加盟,負責影視內容制作和運營。至少目前來看,在有著視頻聚合業務的視頻網站里,百度視頻搖身一變成為了PGC和聚合業務并駕齊驅的探路者。
按照百度視頻官方的描述:百度視頻是中國最大的PGC聚合、推薦與分發平臺,與國內40多家視頻網站和超過1000家PGC內容制作機構深度合作,收錄了超過5.8億條視頻資源。百度視頻專注于打造PGC視頻生態內容,并在視頻搜索、個性化推薦等核心技術領域建立了業界領先的優勢。
PGC的城墻
這種“業界領先的優勢”是百度視頻筑起的一道城墻,即擔負了百度視頻進攻的職責,又有著防守的功能。
在版權價格戰最兇猛的年代,焦頭爛額的視頻網站已經開始尋找出路。2013年,優酷土豆、搜狐視頻、愛奇藝、樂視網、騰訊視頻率先在自制上發力,他們視此舉為視頻行業的“二次革命”。彼時還是騰訊視頻總經理的劉春寧就斷言,自制內容是未來內容戰略的核心。
還原當時的一個背景是:打擊盜版規范了影視劇版權市場,但同時抬高了影視劇網絡播放權的采購門檻。版權采購價格急劇升高,從最初的幾千元到幾萬,再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一集的網絡獨播版權比比皆是。
一個羅生門的難題擺在了各家視頻網站面前——熱播劇的網播權是流量的象征。誰拿到了熱播劇的網絡獨播權,誰擁有豐富的版權儲備,誰就有可能瞬間聚集大量的用戶,從而吸引廣告主的目光,甚至是帶來市場份額上的變化。
這和拿錢買流量無異。古永鏘、張朝陽們希望通過UGC、PGC改變這種狀態。“一方面降低對專業版權內容的依賴,一方面通過專業自制來改提高內容的差異化競爭力。”
百舸爭流后,PGC在2014年迎來了大爆發。市場機構統計,2014年PGC供應商整體市場規模的估值約為16億,2014年PGC來自視頻網站廣告分成的整體收入超過1.5億,PGC內容生產、融資等呈旺盛局面。到了2015年,PGC供應商整體市場規模的估值接近25億,PGC整體內容生產投入預計可達4.5億。
搜狐視頻在2015年的年報中就曾提到,搜狐視頻在自制和PGC上重點發展,特別點名自制電影《煎餅俠》給公司帶來了2870萬美金的賬面收入。優酷土豆財報中提到,PGC和自制內容貢獻了10%以上的流量。百度視頻則有超過50%的播放量都是由PGC內容產生的。
PGC已經從過去的小作坊變成了工業化生產,開始給視頻網站帶來規模化營收。這也是沒有從在線影視內容起家的百度視頻選擇全面定位PGC平臺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百度沉淀的搜索數據池里,有PGC豐富的內容,包括娛樂、美食、美妝、汽車、生活、體育、音樂、教育、科技、搞笑、游戲等涵蓋泛娛樂內容和垂直細分內容。
除了建立內容合作外,百度還為此成立一支內容投資基金,通過股權投資代理優質PGC的發行和營銷,從而在擴大規模后探索新的變現模式。
無形的手
現階段PGC視頻內容有三類盈利模式:廣告收入、社群經濟和IP變現。廣告收入(貼片、植入、廣告)是目前視頻網站主要的營收,占視頻網站總營收的9成以上。相較之下,社群經濟和IP變現是百度視頻乃至整個PGC視頻行業需要積極探索以及規模化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網紅電商,PGC的社群經濟做的并不好。一位VC的投資經理在知乎上直言,PGC社群經濟的想象空間很大。一個好的PGC視頻開發可以在社群經濟(電商或者付費)和IP變現上(電影、網絡劇、游戲)突破。這也是投資人看中PGC視頻未來在商業變現上的潛力。
不過,嗅到這塊商機的并非百度視頻一家。優酷土豆、搜狐視頻、樂視視頻等明顯加大了對網紅團隊的收割。除了在平臺成長起來的UGC團隊外,視頻公司還對PGC團隊進行了各種培養,包括投資使其獨立化運營。
可以想象的是,未來關于PGC的人才爭奪戰將成為各家視頻平臺PK的焦點。這像極了網游行業的人才挖角,一款游戲的核心團隊(主程、主美、主策等)被挖角后,往往可以東山再起重新做款游戲競品,甚至超越前者。真實的案例在騰訊、巨人、盛大、暢游身上都發生過。歸根結底,文創產業的人才是非常核心的競爭力。
除此之外,優質的IP爭奪也將愈演愈烈。這和當年視頻網站競相抬價版權價格一樣。一個不同點在于,百度視頻更加專注在垂直領域PGC的內容。不難理解,這對于百度視頻和整個百度生態來說,都是互相協同,相互補位的作用。
至于,百度視頻未來在PGC市場能夠鑿開多大的洞,裝進去多大的資本故事,不僅取決于自身和帶來協同作用的戰略投資者,還有市場這只無形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