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語言任性”弄臟網絡(關注網絡語言低俗化現象)
          2016-05-05 14:05 來源:新華網
             

           

          插畫:李瑞寧

          上期回顧:請見4月28日新媒體版《掃除“語言垃圾”得有鐵掃帚》

          近年來,網絡語言上廣播電視節目、進教科書、入詞典,熱點頻發,引起社會熱議;同時大批低俗網絡用語的普及化和日常化,也讓人猝不及防。

          日前,在互聯網上突然爆紅的Papi醬系列視頻,因主持人時常爆粗口而被勒令整改。廣電總局要求其去除粗口低俗內容,符合網絡視聽行業的節目審核通則要求后,才能重新上線。這一事件也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這是網絡文化的特色,不應過多干涉;有人認為這次監管是一次良性的互動,或可帶來整治網絡語言的良機。

          在日益復雜的網絡環境下,Papi醬身上所凸顯的“話語失范”問題并非孤例。近年來,有關部門的規范與監管出現了真空,致使一些熱衷于造詞者過分“任性”,低俗語言滿天飛。盡管教育部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年年發布報告,指出網絡低俗語言的危害,但卻缺乏根治辦法。網絡低俗語言該不該管,該歸誰管,該怎么管?

          擇善而從 不善則改

          誰來整治“臟亂差”

          網絡發展至今,碎片化書寫、病毒式傳播的“網絡流行語”,正全面影響著大眾文化視野。但媚俗表達全民風行,庸俗粗鄙大行其道,低俗詈語甚囂塵上,讓很多人不禁感慨:“如今的互聯網越發地重口味了!”

          對于網絡低俗語言的規范和治理,也有不同意見。知乎網友“小昭”認為,網絡語言傳播快、消亡快、生命周期短的特質,使得其本身帶有“自凈機制”。從最近席卷網絡的“翻船體”,到年初刷屏的“猴賽雷”,網絡熱詞往往都如曇花一現,經不起時間考驗,會自行消散。據多家網站對整治網絡流行語的專題調查顯示,持這樣觀點的網友不在少數。

          針對這些觀點,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副秘書長陳曉冉表示:“如果網絡低俗語言大量涌現,聚集了社會戾氣,影響了青少年的價值取向,必須及時依法治理。”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的《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指出,期望社會活動中完全不使用臟話,不使用網絡低俗語言,不太可能,但這并不意味著媒體報刊可以不加甄別全盤接受。針對網絡語言的多樣化和個性化,應給予更多疏導和教育,暴戾、低俗的網絡詞語應予批評。

          “網絡語言作為廣大群眾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脫離現實而存在的,對低俗網絡語言進行規范和整治也是題中之義。”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說。

          近年來,對于網絡語言的規范和整治,教育部、文化部、廣電出版總局、網信辦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部門都有一些個案,卻欠缺一些專門的規范、具體的流程。

          劃定底線 分清責任

          多元治理大可為

          由中國網絡傳播學會與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主編的《中國新媒體社會責任研究報告》藍皮書指出:“國家網信辦已成為我國最主要的互聯網內容規制機構,與工信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機構通力合作,頻繁出臺新的新媒體管理政策”。

          專家指出,就治理主體來看,目前互聯網治理通常由政府主導,以“自查自糾、責令查處、群眾舉報”三種形式組合,形成監管模式。而政府作為規制政策的提供者,可以確定大致的方向和明確的底線,由互聯網企業具體擬定管理舉措,并主導實施。

          從全世界范圍來看,監管滯后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陳曉冉認為,我國需要建立新的管理模式,把各相關責任主體都納入到互聯網治理體系中來。“互聯網思維強調開放參與、群策群力,主張充分尊重和調動各參與方的積極性,訴諸他們的責任意識和道德良知,因此政府應該鼓勵公眾積極參與互聯網治理。”陳曉冉說。

          “政府的監管其實更多起倡導建立網絡禮儀的作用。”張頤武說,“在整治低俗網絡語言的議題上,政府應在約束與開放、公權力管控與公民自由表達中保持一種平衡,構建一個健康有序的網絡空間,改善互聯網發展環境,打造良性生態圈。”

          就近期Papi醬的案例而言,雖說整治行動收效不錯,也達成了監管機構與市場主體之間一次有正面意義的良性互動。但整治時機的滯后,整頓標準的缺失,整改范圍的模糊,仍然造成了小范圍的負面輿論。

          陳曉冉建議,互聯網活力在其創新性,監管者應與時俱進,綜合運用引入“法制化”“常態化”“柔性化”等治理手段,形成政府主導下各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多元互動的綜合治理模式。

          外立章法 內修涵養

          標本兼治成合力

          “從長遠來看,法制化是互聯網治理的根本手段,有法可依也是互聯網得以公正有效治理的基礎保障。”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副司長彭興頎說,“首先要完善語言文字的法規規章。加快制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施辦法》,把職責框定和底線問責作為話語約束的有效機制,強調國家機關、學校、新聞媒體、公共服務行業這四大重點領域,要正確、合法、規范、有序地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近年來,已有許多人文學者呼吁,借鑒其他國家維護本國語言文字純潔性的有益舉措,制定相應的語言文字保護條例。

          “語言文字是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載體,應把學校教育作為加強青少年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的主陣地,從教材、課程設置、課堂教學和考試標準等方面正本清源,提高青少年規范使用語言文字、開展健康文明的網絡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彭興頎建議。

          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有力倡導下,2015年,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啟動,開展全民閱讀活動,舉辦“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和“中國詩詞大會”,以鮮活的言語風尚、出彩的文化涵養,引發全社會對國民語言能力的關注,培養國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對低俗網絡語言行成了一定的抵制之勢。

          同時,有關部門也相繼出臺措施,規范網絡詞語評選活動,杜絕為網絡低俗用語的傳播推波助瀾。作為我國語言規范的標桿《現代漢語詞典》,歷經改版也吸納了諸多網絡新詞,收錄了“雷人”“宅”“山寨”“草根”等網絡熱詞,同時也拒絕了“剩男”“剩女”等具有歧義或歧視色彩的詞匯和一些流行但庸俗化的網絡詞匯。

          陳曉冉表示,嚴肅的文本教育、公認的文化認知、共同的社會操守、嚴格的約束機制,唯有遵從這些,才能實現現實與虛擬世界的正向聯動,促生網絡語言的健康革新,讓低俗語言日漸淡出,讓文明優美加速生長。

          (實習生張欣參與稿件采寫)

          84800587 、84800585 版權所有: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312006003 經營許可證:湘ICP證01002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湘B2-20080017 ICP備案號:湘ICP備20006192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金鷹影視文化城 郵編410003 辦公電話:0731-84801916 傳真:0731-84801955 郵箱:2399739646@qq.com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全國新聞記者證管理及核驗網絡系統  網絡警察報警崗亭  網絡警察報警崗亭
          主站蜘蛛池模板: 4ayy私人影院| 女警骆冰被黑人调教免费阅读小说| 日韩不卡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香蕉网在线播放| 网友偷自拍原创区| 激情内射亚州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性满足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性色视频|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日批视频在线看| 色吧亚洲欧美另类| 欧美香蕉爽爽人人爽| 日本污全彩肉肉无遮挡彩色|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捅| 国产福利永久在线视频无毒不卡| 国产一区亚洲欧美成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久久伊人色综合| 97人妻人人揉人人躁人人| 被男按摩师添的好爽在线直播| 波多野结衣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女人与公拘交酡过程高清视频 | 中文字幕羽月希黑人侵犯|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进击的巨人第一季动漫樱花动漫| 波多野结衣和邻居老人| 日产精品卡二卡三卡四卡乱码视频| 国模丽丽啪啪一区二区| 国产一起色一起爱| 亚洲国产最大av| √天堂资源地址在线官网| 黄色软件下载链接|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放孕妇| 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