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楊紫瓊憑借電影《瞬息全宇宙》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華裔最佳女主角,這位烙印著“功夫”標簽的女星正受到來自全世界的關注。
從《臥虎藏龍》到《功夫熊貓》,從李小龍到楊紫瓊,你知道中國功夫最早出現在電影里是什么樣的嗎?影視劇中的中國功夫經歷了怎樣的發展?中國的“功夫形象”又為何能聞名于世界?
最早的功夫片誕生于上海
功夫電影是我國特有的電影體裁,最早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
據傳,時任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導演的張石川在檢查兒子作業時,意外發現其正躲在書桌下偷看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張石川一時好奇便拿來閱讀,沒想到完全被小說中跌宕起伏的情節所吸引。于是,他主持將此書的部分段落進行改編,拍攝了中國最早的功夫電影——《火燒紅蓮寺》。
在這部電影中,一個完整的武俠世界被建構了出來:通過鏡頭畫面合成,人物完成了騰云駕霧、飛檐走壁、變大變小等特技;運用“接頂”拍攝,展現出完整的寺廟、嶙峋的奇峰和入云的高塔;“吊威亞”也首次出現在電影中,演員們被鋼絲繩牽引,在云霧中飄然來去。
1928年5月13日,《火燒紅蓮寺》在上海中央大戲院首映,形成了“萬人空巷,爭先往觀,收入一豐”的火爆場面,當時的影院每天連映4場,依然一票難求。
隨著該片的全國熱映,明星公司先后共推出18集《火燒紅蓮寺》。之后的4年間,上海的50家影片公司共拍攝了400部電影,其中包含功夫武俠元素的有250部,占總數的62.5%,引發了功夫武俠的行業熱浪。
不過,當時的功夫武俠片包含著較多的神怪元素,對功夫本身的呈現比較有限,因此,1931年,民國政府頒布法令,禁止此類影片的拍攝。中國功夫電影不得不將重心轉移到香港。
在香港,早期的功夫電影多與傳統武俠文化結合,不少電影都取材于公案小說,如改編自《三俠五義》的《大破銅網陣》和《俠盜錦毛鼠》,改編自《彭公案》的《三盜九龍杯》等。
直到20世紀60年代,新武俠電影興起,張徹拍攝的《獨臂刀》票房突破百萬元,胡金銓執導的《大醉俠》打破了日本武士電影壟斷亞洲影壇的地位。在二人的帶動下,香港功夫武俠電影進入了一個空前繁盛的時期。
遠渡重洋,深入人心
今天,“功夫”已成了一種獨特的世界通用語言,深受各國觀眾的喜歡,以北美地區為例,在外語片票房排行榜前10位中,上榜的4部華語電影均為功夫電影:《臥虎藏龍》《英雄》《紅番區》《霍元甲》。
不過,中國功夫電影真正開始引起世界影壇的關注還要從李小龍開始。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父親是粵劇名伶李海泉,幼時曾拜入詠春拳宗師葉問門下學習武術。他在美國時被星探相中,拍攝了系列劇《青蜂俠》,憑借凌厲漂亮的武打動作征服了當時的觀眾。
這之后,在《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斗》等一系列影片中,他將銀幕“打斗”提升到了新的層次。炫目的回旋踢與連環腳,敏捷的寸拳與剛烈的雙節棍,這些獨具特色的“視覺奇觀”激發了全球觀影者對中國武術的興趣。
1973年,年僅32歲的李小龍溘然長逝,中國功夫電影邁向世界的進程卻并未被打斷。1978年,成龍憑借袁和平執導的《蛇形刁手》《醉拳》兩部電影獲得成功,以他為代表的新一代功夫巨星走向世界銀幕。
與此同時,內地電影行業也開始復蘇。上世紀80年代初,在內地和香港的密切合作下,功夫片進一步發展,將傳統武術招式、武術精神、傳統文化等元素融入了功夫片之中。其中,香港中原公司奔赴內地拍攝的電影《少林寺》就頗具代表性。
當時,在國家體委的支持下,從全國各地召集了一批武術高手進行集訓,其中就包含了蟬聯五屆全國武術冠軍的李連杰以及鷹爪拳高手計春華。這部被譽為新中國內地第一部功夫武打片的《少林寺》,在票房表現上也不負眾望,創下了1.7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紀錄。
進入21世紀后,中國功夫電影更加注重中國文化彰顯和民族精神的挖掘,不論是《臥虎藏龍》《英雄》,還是《葉問》《一代宗師》,都在國際影壇上獲得了不俗的成績,展現了獨特的東方審美與價值。
不容忽視的“俠女”
中國的功夫電影,從來都不是只有男性主角,“俠女”也備受歡迎。
早在1925年,中國就上映了一部以女性為主角的功夫武俠片《女俠李飛飛》,自此“女俠片”成為一個功夫武俠片中的獨特類型。
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部分原先行蹤縹緲、傳奇色彩濃厚的女俠形象轉變為抗擊侵略的巾幗英雄,例如1939年上映的電影《木蘭從軍》。
20世紀60年代,女俠不再是以往女扮男裝等方式出現,而有了自己獨特的銀幕形象。其中,鄭佩佩在《大醉俠》中飾演的女俠“金燕子”英姿颯爽,使兩柄短劍,武打動作干凈漂亮,迅速獲得大眾喜愛,成為香港第一代“功夫女星”的代表。
同一時期,著名的“俠女”還有上官靈鳳和徐楓。上官靈鳳在1967年的電影《龍門客棧》中飾演女扮男裝的俠女朱輝。徐楓則在胡金銓拍攝的《俠女》中扮演主角楊之云,她武功高強,性格果敢,還深明大義,不為兒女私情所困,是當時具有代表性的“俠女”角色。
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俠女的形象有了更強的國際影響力。在風靡全球的電子游戲《街頭霸王》中,春麗一角最初的人物設定就叫“中國娘”,而這個角色的創作靈感,就是當時活躍在香港影視圈的功夫女星茅瑛。
也是在這一時期,楊紫瓊來到香港,拍攝了《皇家師姐》,成為新一代“功夫女星”的代表。在這之后,她憑借《新流星蝴蝶劍》里的高寄萍、《臥虎藏龍》里的俞秀蓮、《詠春》里的嚴詠春、《劍雨》里的曾靜等,將一位又一位“俠女”演繹得淋漓盡致、絲絲入扣。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