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訊網執行副總編 王鑫
4月8日,騰訊汽車自媒體戰略“千乘計劃”線下沙龍正式開啟,首場沙龍以“喧囂與未來”為主題,探討自媒體熱潮的發展前路。
V訊網執行副總編王鑫在沙龍中表示,傳統媒體和自媒體是蒸汽機向發動機轉變的媒體時代。
以下為發言實錄:
傳統媒體要敢于放下架子
王鑫:剛才幾位基本把整個生態講清楚了,我就從實踐經驗上講講我自己的感受吧。我覺得現在自媒體也好,包括傳統媒體也好,最大的差別可能就是在于碎片化和時間、勤奮。在吳迎秋老師催促和領導下,我用了一年多時間往新媒體、碎片化處走,如果用現在傳統媒體和自媒體相比的話,我覺得是蒸汽機向發動機轉變的媒體時代,而這中間的催化劑恰恰是這幫自媒體,機制非常靈活。這就可能是一個自媒體時代催動傳統媒體從蒸汽機向發動機轉變,蒸汽機跑60邁到頭了,發動機跑180邁是沒有問題的。
傳統媒體要敢于放下架子,現在很多編輯記者有一個想法,就是必須得9點到單位以后喝杯水,休息一會兒,打開電腦再去寫。我現在對經營這幾個號所有的編輯說一句話,碎片化時間工作。比如在上周二去一汽大眾,飛機晚點了四個小時,四個小時時間我寫了兩篇文章,你是從碎片化的時間去了解這個企業得到一個整合,看起來馬上寫出來,沒有去采訪,其實之前跟叢老師聊天中我的文章已經形成了,只是最后著筆在這個時候。有些汽車人是早上先更新,更新完了報選題,然后寫,寫完了推廣,之后算目標,每天下午四點鐘開始算目標,我們現在到底哪篇文章適合。這次北京限摩,一個編輯寫了北京7萬個快遞小哥,很社會化,在微信上閱讀量18萬。
首先傳統媒體打破現在的體制約束,就不要去算工作時間,大家都有手機,下班之后相信所有人也都在微信上泡。現在要工作和生活用一個號,所有的人工作中間得有一種呼應。大鵬昨天一直在看七八百個評論,“如果用新能源汽車,整個快遞行業的成本可能會上升”,這是一個快遞公司老總在下面給他回的,這個成本我們怎么去界定,這是新能源汽車企業如果想吃這塊蛋糕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這些評論就是讓編輯和文章本身形成一種互動,可能效果會越來越好。
自媒體要做貼切的服務
現在一些汽車移動端,前10名汽車微信公眾號,就是一個榜單,榜單的數據只能按照點擊率來,消費者搜索渠道可能搜索到第三介質上才能搜索到我們,第一渠道上搜索不到,這可能是大問題。我覺得騰訊和其他平臺未來區別最大的一點就是騰訊是找了一幫更勤奮,有著靈活、沒有架子、專注目標、服務到位的人。前天我給叢剛老師還私發了一個馬自達那個,真正去市場轉了,價格到底是什么,那是給消費者看的,那篇文章點擊率1萬多一點,但是將近6個人非得要這個經銷商的電話,形成了有效的意向客戶給經銷商打電話。我覺得這可能是最貼切的服務。
質比量重要
如果自媒體在在騰訊汽車上能展現新的風貌,我們如果結合出來就是一個高質量、高目標、高追求、長遠發展戰略意義的一個集群化的媒體平臺。
未來的自媒體要做到不浮夸、精準服務、目標明確、碎片化時間掌握的非常好,這幫人如果在騰訊汽車上集合下來,有一個專屬性、唯一性,而不像現在所謂其他平臺那樣去做,咱們可以細分一些。其他平臺現在不管任何新聞都得點產品,比如咱們報一個行業新聞,里面沒寫車,也得報一個車,不然發不了,我覺得沒有太大必要。其他平臺現在有很多東西,已經形成很多渠道化,咱們也可以利用渠道,因為騰訊渠道讓其他媒體望塵莫及,這一點做好了也會形成非常好的機制。
類似于聯播快訊,如果騰訊眾媒時代可以通過騰訊后臺大數據把“千乘計劃”中每天的新聞選出來100條做成一個類似于圖片也好、鏈接也好的形式發出來,上到老總、下到消費者、中到媒體,再到其他的渠道,這一篇文章的點擊率幾百萬是應該會有的,因為這個渠道是很開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