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紀錄片開拓新天地
          2022-06-24 14:2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年來,《我們的第一書記》《掬水月在手》《棒!少年》《如果國寶會說話》《一起走過》《九零后》《大學》《但是還有書籍》等優秀國產紀錄片通過各種媒介廣泛傳播,獲得了海內外觀眾和專家的好評。日前,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等單位舉辦第40期影視大講堂,探討國產紀錄片創作、傳播的現狀和一些新現象,展望紀錄片未來的發展。       

                 滿足不同需求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副總經理、中國電影家協會紀錄電影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朱勤效參與制作、導演、拍攝過許多重要的紀錄片,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他認為,當下的國產紀錄片整體上呈現出3個新趨勢:從事業向產業轉化,并細分市場;從國內向國際轉化,國產紀錄片的語境和剪輯、制作等越來越國際化;集體向個體轉化,如今自媒體發達,選題多元,創作門檻越來越低。

            當前,國際社會希望通過紀錄片了解中國;每逢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事件發生,我們的電影院和電視臺都會播出相關紀錄片;各地政府和機構也會有拍攝紀錄片的需求。朱勤效強調,創作者在前期策劃階段就要明確創作目的、傳播平臺、拍攝內容、風格定位和表現手段等,其中明確傳播平臺是十分重要的,平臺、放映場所不同,紀錄片的風格和敘事方式都要有相應區別,“在網絡播出的紀錄片應該節奏快;在電影院放映的需要有沉浸式體驗和雙向互動感,解說詞不能太多;在電視臺播出的解說詞可以多一些,電視新聞報道的味道更足,紀實感可能相對偏弱。”

            服從歷史真實

            真實是紀錄片的代名詞。紀錄片誕生100多年來,其美學觀念不斷更新。如今,觀眾們可以發現,作為一種對事實的創造性處理方式和特殊的戲劇形式,紀錄片正越來越多地給觀眾講故事。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研究員許婧指出,飛速發展的新技術和高科技帶來了紀錄片形式的創新和觀念的更新。2004年以來,《復活的軍團》《圓明園》《故宮》等紀錄片大量采用故事化理念和新穎的視覺語言、形象。這與之前紀錄片原生態化的創作理念不同,也體現了電視傳媒對受眾的重視。今天,實景拍攝、情景再現、三維動畫相結合已經成為電視紀錄片的慣常手段。情景再現解決了歷史題材紀錄片創作中史料和圖片匱乏的瓶頸性問題,顛覆了紀實電影無演員、無布景、無劇本、無表演的“四無”觀念,打破了虛構與真實在美學形式上對立的界限,模糊了紀錄片與故事片的壁壘。

          專家同時也提醒,應該警惕紀錄片過分故事化的傾向。“情景再現可以技術性地復原消失的文明,但并非沒有邊界。紀錄片的創作必須客觀、冷靜,所有藝術表現手段也必須服從歷史真實,絕不允許虛構。這跟故事片用演員演繹歷史人物是不同的。”許婧說。
            

                 微紀錄片勃興

            數據顯示,2019年以前,紀錄片以電視傳播為主,但短視頻應用在2019年出現爆發式增長,新媒體流量開始集中到移動端,使用固定設備觀看紀實影像的人數大幅減少,與移動端觀看人數的比例為1︰9。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嘯濤指出,新媒體流量向移動端集中,促進了微紀錄片的創作。由于每個人都可以用手機記錄生活,所以紀實短視頻在抖音、快手等平臺大量上線,而且這種微紀錄片從傳統的記錄他者轉變為更多地自我呈現,“普通大眾的大規模記錄、表達和傳播,讓微紀錄片表現出即時、交互、豐富、生動的文化特質,可以從各種角度展現社會面貌。”

            2020年以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眾有相當一部分時間居家,生活方式發生改變,接觸新媒體平臺的時間普遍變長,對紀實性作品的需求顯著增加。疫情帶來的一些不便,也使紀錄片的制作、傳播方式發生改變,流媒體平臺、電視臺和制作公司往往將自媒體素材作為紀錄片創作的資源,同樣的素材被做成紀錄電影、線上系列紀錄片、短視頻甚至紙質書籍多渠道傳播。

            面貌多種多樣

            幾十年來,虛擬現實技術隨著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不斷建構起沉浸性、交互性和直覺性的虛擬現實,使觀眾充分體驗到傳統紀錄片無法與之媲美的震撼效果。有學者指出, VR紀錄片、交互紀錄片是新媒體技術發展下的紀錄片新形態。與傳統紀錄片相比,它們打破了原本單一的敘事模式,創作者、觀眾與平臺之間可以多維互動,觀眾獲得了更廣闊的影響和表達空間。

            今年初,一位22歲的英國導演推出了自己執導的VR紀錄片《我們在虛擬現實中相遇》,聚焦疫情期間多對在虛擬現實中浪漫相遇、相處的情侶,引發業內外人士關注。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副研究員徐建華以此為例,指出這種新型紀錄片對技術邊界和想象力的開拓以及對電影表現空間和觀眾感知層面的突破。

            “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族沒有相冊。”專家們認為,當前的影視紀錄片面貌多種多樣,內涵和外延正在變化,反映的領域不斷跨界,社會影響和文化意義越來越不可小覷。但無論紀錄片發生怎樣的新變,創作者都要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傳遞正能量;既然每個人都可以用手機拍攝、剪輯紀錄片,就要倡導多實踐,力爭多出佳作和人才;由于紀錄片創作需要艱辛的田野調查和對歷史文化的持久探究,紀錄片創作者也要具有堅定不移的信念,相信自己是歷史的記錄者,自己的記錄也將成為歷史。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84800587 、84800585 版權所有: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312006003 經營許可證:湘ICP證01002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湘B2-20080017 ICP備案號:湘ICP備20006192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金鷹影視文化城 郵編410003 辦公電話:0731-84801916 傳真:0731-84801955 郵箱:2399739646@qq.com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全國新聞記者證管理及核驗網絡系統  網絡警察報警崗亭  網絡警察報警崗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二区调教中字知名国产|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综合图区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国产精品第9页|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69式小视频|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三级|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人妻|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老司机午夜在线视频| 开始疼痛的小小花蕾3| 亚洲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肉体一级毛片| 性中国自由xxxxx孕妇|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韩国理论妈妈的朋友| 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色狠狠狠狠狠香蕉|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 七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二区|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老少配老妇老熟女中文普通话| 天天影视综合网色综合国产|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能在线观看的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欧美自拍| 97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图片| 很黄很污的视频网站|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欧美xxxxbbb|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高清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GOGOGO免费高清在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