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2日電 (董兆瑞)日前,由北京市文聯主辦的文藝評論系列學術對談活動“坊間對話”第7期——“全媒體時代劇集產業發展新格局”以線上直播的方式舉行。此次對談活動由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承辦。
本期“坊間對話”邀請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暨文學院教授王一川,著名影視導演張永新,愛奇藝副總裁、總編輯王兆楠為對談嘉賓,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趙暉教授為學術主持人。活動由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兼北京市文聯研究部主任賴洪波主持。
對于今年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的情況,王一川用“大有作為”“別開生面”“小中見大”“由亂到治”四個詞進行了概括。他認為,今年重大題材電視藝術創作作品《覺醒年代》《山海情》《理想照耀中國》等取得了集大成的成績,尤其是《覺醒年代》對典型化手法的嫻熟運用,《山海情》挖掘了脫貧攻堅題材內部的地緣美學密碼,《功勛》每一集新穎的開頭以及《叛逆者》這類諜戰題材演繹出新的內容,最終凸顯出社會大變化。同時,文娛領域綜合治理的意見出臺以后,圍繞熒屏的整個大眾藝術中的一些亂象得到了及時遏制,這些都是今年電視劇產業的新氣象。
作為《覺醒年代》的導演,張永新分享了自己創作過程中的大量思考和分析。他認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劇,真實是第一要務,同時演員要做到入情、入理,更要入心。對劇本要有自己的表達、認知與理解。“歷史劇、主旋律、紅色題材并不意味著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只要能與當下的精氣神掛鉤,與現實進行同頻共振,來打通壁壘,何愁年輕人不喜歡?”張永新說。
王兆楠則表示,傳播劇集的標準就是傳得開、叫得響、留得住。這一年,主旋律劇、行業劇、生活劇、古裝劇等現實題材的作品碩果累累,這些劇無一例外具有創新性和真實性這兩個特點。
在本次活動上,趙暉發布了《2021年度北京劇集藝術與產業發展報告》,分別從北京劇集產業發展概況、藝術概況、典型作品分析和發展趨勢四個方面對北京劇集產業做了年度分析。
據了解,“坊間對話”是由北京市文聯主辦的文藝評論系列活動。活動以文藝評論家、文藝創作者對談、觀眾互動交流的形式,對當下優秀文藝作品、重點文藝現象和重要文藝思潮,進行深入、專業地解讀,推動文藝評論走進大眾生活,成為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力量。“坊間對話”活動涉及文學、戲劇、影視、舞蹈等多個藝術門類,由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聯合文聯其他12家文藝家協會共同舉辦,讓更多的文藝工作者、文藝愛好者受益,更好發揮文藝評論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的重要作用。
來源:人民網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