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宮亞峰(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委員會委員)
10月11日,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式以千年古都西安為重點活動會場舉行,并將在全國范圍內舉辦一系列重大活動。幾年來,網絡安全宣傳周始終堅持“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主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網絡安全工作“四個堅持”的重要指示精神,面向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宣傳網絡安全理念、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推廣網絡安全技能,激發全社會共同維護網絡安全生態的熱情,凝聚全社會共同筑牢網絡安全防線的合力,為進一步提升全民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的宣傳周適逢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之際。世界經濟重心、國際政治格局悄然變化,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挑戰和機遇,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全面部署。近期一系列有關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的法律法規、政策標準、重大舉措、行動方案頻頻出臺頒布,特別是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各地區各部門積極結合實際組織宣傳貫徹落實。
網絡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人類文明隨著社會發展逐步由初級文明向高級文明進步,工具和技術的發展、應用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文明的進程。網絡信息技術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現和最廣泛的應用,網絡空間寄托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期待,為人類文明開辟了新天地、新形式。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加強網絡倫理、網絡文明建設,發揮道德教化引導作用,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滋養網絡空間、修復網絡生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是網絡文明建設的正確方向,符合人類社會進步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網絡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而網絡文明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網絡文明建設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設網絡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任務。
網絡安全保障是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絡文明建設是國家安全發展的要求,網絡安全保障負有重要的使命任務。要把握好安全和發展、自由和秩序、開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務的辯證關系,整體推進網絡內容建設、網絡安全、信息化、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等各項工作。網絡安全保障要堅持依法治網、管網、用網,大力推進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網絡安全保障要堅持技管并重,加強網絡安全管理,落實網絡平臺主體責任和行業自律,健全網絡安全監測、預警、應急和技術支撐服務保障體系。網絡安全保障要堅持打防結合,堅決打擊網絡違法犯罪,嚴防有害、虛假信息的擴展蔓延,不斷提升網民正確用網和安全防范意識能力。網絡安全保障還要堅持創新發展,加強關鍵設施、關鍵數據、關鍵技術、關鍵要害的安全保護,推動網絡空間共享共治,構筑網絡綠色屏障、安全屏障,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環境。
來源:光明網
責編:李澍